健康老人的标准是什么?
想长寿那就要有个健康的身体,那么,健康就必须是什么病都没有,要像年轻人那样活力四射吗?并非如此,对于老年人来说,能满足以下几条,其实就算健康,长寿概率很高。
第一条是性格好、心态好,每天没什么烦恼,总是闲不下来,有自己的事可以做,乐于和其他人交流。
第二条是没有肿瘤、尿毒症等严重影响寿命的疾病,能够正常自理生活,每天不为疼痛困扰。虽然有的老人有小毛病,但是不严重,吃药能控制,这不是太大问题。
第三条是体型匀称、有20颗以上牙齿,关节灵活走路不疼,大小便一切正常,十分注意个人卫生,身上没有老人味。
第三条是智力正常,没有出现认知障碍、不认识亲人朋友的情况,也没有瘫痪、失语、身体畸形等情况。
六十岁后是养寿期,如果能满足以上几点,还是比较令人羡慕的,可以列入健康老人行列。
一万人中,能有多少人活到80岁?
国家卫健委于九月发布喜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四岁,从74.8飞跃到78.2岁。
如果你已经超过这个岁数,可以偷笑了,比大多数人都长寿。很多人不明白,这预期寿命是啥意思?怎么算的?
假设今年有一批新生儿出生,接下来对这批新生儿的寿命进行追踪,能得到每个年龄段死亡的人数,以及活得最大的年龄是多少,这样就能知道这代人的总体死亡率水平,也能看出当前时代和社会环境下经济和医疗水平。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老有所依,有一定经济保障,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医疗,一万人中有5-6成能活到80岁以上,换算一下就是五六千人。但事实上你会发现并没有达到这么多数据,因为老龄化、环境污染、心血管和肿瘤都在威胁人们的寿命。
影响国人寿命的因素是什么?
中国《疾病监测》给出老人减寿的十大因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也公布了5个影响寿命的关键,对照后我们发现了共同点,那就是:
①肥胖
②运动不足
③抽烟喝酒
④过冷或过热
⑤"三高"疾病
都说能吃是福,这个福气到了65岁以后不要也罢,老年人过于肥胖不仅会增加"三高"疾病风险,还会对寿命带来不利影响,让关节加速退变、肠道长出息肉、心脏负担加重等问题,对日常生活洗澡穿衣也有影响。
运动不足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诸多研究显示适当运动有助于长寿,哪怕每天只是走上几千步,也能降低死亡风险。运动还能改善老人的情绪和认知能力,让人产生幸福感,越来越有精神。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禁烟、控烟,但是我国抽烟人士依然很多,尤其是男性,达到50.5%,其次是饮酒,它和抽烟几乎相伴相生亲密无间,在它们两的围攻下,人们的健康也被拿下,死亡风险上升。
温度过热或过冷,都会改变血压水平,这对于有"三高"疾病的老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这些因素不一定准确,不管怎么说,医疗水平提升是个好事,能让生病的人及时得到医治。可是,我们也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良习惯应早日改变。
那么,老年人越长寿越好吗?
能达到78岁这个平均水平其实已经算不错的了,更长寿的人也存在,但毕竟是少数,也要看运气和基因,最重要的时候看身体健不健康,如果很健康,每天能照顾自己,看着子孙满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被疾病缠身不能动弹,或者每天遭受疼痛折磨,或许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
所以,健康且长寿才是我们追寻的意义,而保健身体不适等到七八十岁再去做,我们从五六十岁就要开始学习养寿、延寿的方法。
比如说适当增补营养,让钙、蛋白质充分作用于关节、肌肉,以后老了走路也有劲。摄入欧米伽脂肪酸,调节血脂浓度,润滑肠道。同时还要注意控制体重,吃得太多对肠胃、大脑、骨骼都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