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现在最紧迫的目标是刺激居民消费,要把钱发到居民腰包里(2)

2023-08-15 17:02     每日经济新闻

专家建议有共同点:增收

促进消费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近期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已经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促进大额商品消费增长带动经济恢复;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出台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与各领域、各品类重点政策一道形成促进消费的一揽子政策体系。

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恰恰相反,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多位专家认为,让居民敢花钱,关键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我国居民往往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就会通过增加储蓄来预防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支出。

近日在"2023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消费刺激是刺激不出来的,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樊纲认为,如果收入没有增长,刺激消费从而让消费增长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同时,这种"昙花一现"或将导致经济出现反馈机制,即"市场越不好,价格越下降。价格越下降,预期越差,市场则越不好"。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近日撰文表示,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幅增加就业并改善就业结构,是当前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首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较为缓慢。如果通过改革创新,允许农民住宅流转交易和抵押,将大幅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此外,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近日则表示,不认为我国会进入"低欲望社会",因为目前收入水平还是太低了,还有很多人没有被基本的公共服务覆盖,他们被压抑的需求其实有很多。比如,14亿中国人中,有多少没有护照,有多少没坐过高铁、飞机,有多少一辈子没出过自己的城市,这些不是"低欲望"造成的,相反更担心无法满足人们需求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刘俏分析称,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GDP的43%,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约38%,而美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能达到65%以上。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更是高达70%。

要支持需求改善,长期来看要改变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而要短期见效则必须采用转移支付直达需求端的方式,发消费券、发现金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俏认为,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约2.8亿人年收入不足8400元。如果采用财政直达机制,给2.8亿人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将年收入从8400元提升至18400元,相当于月收入从700元提升至1500元。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把这些钱用于消费,可以预见,很多此前长期没能满足的刚性需求可以在财政转移支付之后得到释放。比如,从每月吃一次肉变成每周吃一次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