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京东面向各类商家发布"春晓计划",包括为自然人提供快速入驻通道、"0元试运营"、2100元"新店大礼包"等12项扶持政策,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以吸引第三方商家的入驻。二季度,京东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速达到417%。三季度再次升级20项扶持商家举措,京东表示三季度整体商家数量同比保持三位数增长。
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CFO单苏表示,购买POP商品的用户增长在过去两个季度都高于大盘的增长,现阶段开放平台的进展符合公司预期,能看到更多的活跃商家和更多的POP成交用户。
低价方面,京东于8月23日下调了自营商品包邮门槛。在刚过去的双11大促中,京东依然主打"低价策略"。 双11期间,京东采销直播间的观看人数超过了3.8亿,也带动了超过60个品牌销售破10亿元,近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新商家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
另一方面,京东也在试水新业务。7月,京东成立创新零售部,整合七鲜超市、拼拼等业务成为独立业务单元。家电零售老将闫小兵回归京东,负责京东创新零售业务,向许冉汇报。
电商竞争日趋激烈
除了刘强东外,马云此前也在内网回应员工心声,发声背后显现出了互联网平台流量见顶后,电商竞争日趋激烈。
11月29日,在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之际,马云在阿里巴巴内网表示,"请大家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创新想法。我相信今天的阿里人大家都在看都在听。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要祝贺p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谁都牛x过,但能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回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
从财报表现看,拼多多营收增速快于阿里和京东。拼多多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拼多多营收为688.404亿元,同比增长94%。阿里巴巴三季度营收为2248亿元,同比增长9%。2023年第三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2477亿元,同比增加1.7%。
今年3月,阿里宣布启动"1+6+N"的全新治理架构,阿里巴巴集团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和大文娱等六大集团,下设更小型业务所组成的多家业务公司。此外,阿里还在近期成立了基础设施委员会,重点协调全集团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而和阿里、京东的大调整不同,过去一年拼多多仍在积极贯彻低价策略,并且将这一策略体现在海外业务上。
拼多多董事长陈磊在三季度财报中表示,"今年是消费提振年,也是电商行业竞争加剧的一年。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快速的产品迭代和用户反馈循环,积累经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近一年内通过全托管模式以低价席卷海外市场,引发多个平台跟进全托管模式。
从股价看,京东股价目前处于低谷。截至发稿,京东市值为416亿美元,拼多多为1846亿美元,约为京东的4.4倍。
对于2024年的展望,京东在三季度财报发布时预计今年业务主动优化调整的影响到了明年会减弱,同时随着经济和消费的逐步恢复,以及京东今年在算法和系统上的一系列优化和调整,公司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核心优势将有所发挥,今年调整的正面影响也会陆续释放,京东预计明年可以实现高质量的业务增长。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在他看来京东的模式并没有问题,当前的困难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京东机构臃肿庞大,外部因素则是当前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的大趋势。他认为京东退换货体系和高效物流体系依然是优势。未来京东求变可以一方面通过技术等手段来压低成本,减少机构冗余,提高机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是开拓流量入口。
作为从业超10年的商家,王宇认为,今后电商平台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平台多极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个趋势从很多品牌的战报中就能看出端倪。比如一些快消品品牌,已经把抖音与天猫、京东并列为主阵地,部分甚至把唯品会等过去的二级电商平台也放到战报里,凸显了低价竞争背景下全面布局、四处开花的现状。一些低价心智比较重的电商平台,也开始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