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中:德国政党左右互搏,谁上台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2025-02-23 14:29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中】

以朔尔茨为总理的这届德国联邦政府上台才三个月便爆发了乌克兰战争,从而面临一个与默克尔时代完全不同的国际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德国社会因为难民问题而进一步陷入分裂,各政治党派均拿其大作文章,特别是右翼不遗余力地夸大难民问题对德国社会的伤害。

2024年11月6日,自由民主党因和其他两党意见相左而被迫退出了联合政府,总理朔尔茨同意提前举行大选。大选的日期定在本周末2月23日。

其实,对德国社会伤害最大的应该是朔尔茨政府的经济政策。朔尔茨不仅没有解决默克尔政府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而且还听凭绿党籍经济部长哈贝克一意孤行,造成德国经济连续两年滑坡而陷入衰退。朔尔茨这届联邦政府执政的三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4%、-0.3%和-0.2%。

德国上一次出现连续两年经济负增长,是在21年前的2002和2003年。2001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衰退,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3月的5000点降到2002年的1100点。此外,2001年发生了9·11事件,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国际生态环境,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当年的联邦总理是社会民主党人施罗德,他推出了《2010议程》,对德国的劳动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了重大的改革,大规模削减社会保障开支,提高退休年龄和降低企业税负。施罗德的《2010议程》触动了社会民主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利益,他也因此失去了社会民主党基层尤其是左翼的支持,在2005年大选中败给了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的默克尔。

尽管如此,施罗德依旧可以称得上是功不可没,大多数专家认为默克尔当政16年经济繁荣得益于《2010议程》。朔尔茨在他当政的三年中面临当年施罗德类似的困境,但显然没有施罗德那样的勇气对德国经济和社会进行根本性改革。

对于德国当前的经济问题,德国经济学界是有共识的。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所(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哈勒经济研究所和埃森RWI经济研究所)受联邦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委托,在去年九月联合发表的经济报告中虽然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长可望达到0.8%,但是认为德国经济仍然处在增长停滞状态,回升乏力。

这五大经济研究所认为,德国经济在去碳化、人口老龄化和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方面,面临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五大经济研究所的这一表述是非常切中要害但又有点隐约其辞的。现实的状况是,德国政府二十多年来推行的激进的去碳化政策是抑止德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人口老龄化给德国社会带来了社会保障体系收支失衡和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特别是专业技工短缺。最后那句话可能是最关键的,就是德国工业和中国工业在德国和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日处下风。邓小平说过:发展是硬道理。眼下德国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难民问题,不是乌克兰战争问题,而是经济衰退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

自由民主党的竞选口号:华丽的言辞不是经济成就。 自由民主党官网

联盟党

和自由民主党的经济政策非常接近的是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党)。联盟党也计划减税,但着眼点放在企业上,要求以企业利润为税基的企业税负(主要是指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的上限固定在企业利润的25%。目前企业承担的这两项税收的税负平均为30%。

联盟党和自由民主党一样主张"精兵简政"和对加班工资免税。在能源方面,联盟党主张通过降低电税和电网费以及恢复核电来降低电价。针对来自中国的竞争,联盟党的立场和自由民主党完全一样。

在财政收支平衡方面,联盟党和自由民主党一样,主张削减政府补贴和无效支出,遵守法定的国家举债上限。但是,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梅尔茨曾经表示,如果有利于促进投资,可以考虑适度放宽国家举债上限,显得比自由民主党灵活一些。

点击查看大图

绿党竞选口号:信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绿党官网

左翼党

比绿党更为左倾的是左翼党。左翼党主张大幅度加大对富人的征税力度,年收入超过25万欧元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到60%,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的税率提高到75%,同时要重新引入财产税和提高遗产税的税率。左翼党计划将通过上述新增税收措施得到的额外收入,投资到住宅、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减少社会贫富差异。

针对能源价格过高的问题,左翼党提出要将能源价格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左翼党不但支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而且还主张每周工作30小时,扩大集体谈判工资的范围。

针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左翼党和社会民主党以及绿党的主张相似,要求德国企业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但仍然希望和中国互利合作,不搞对抗。

点击查看大图

左翼党竞选口号:物价要下降,利润要封顶。 左翼党官网

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BSW)

去年从左翼党独立出来自立门户的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简称BSW),其经济政策和左翼党大同小异。和左翼党不同的是,BSW计划取消电网费和二氧化碳费,取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恢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以此降低能源价格。

此外,BSW认为德国应该加强和中国的经济合作,因为这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在这两方面,被认为是极左的BSW和被认为是极右的德国选择党立场几乎一致。

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竞选口号:我们国家希望少一点移民。 BSW官网

选择党

选择党也主张减税,但主要是给富人减税,并且要取消遗产税。选择党同样计划降低能源价格,不但宣布要恢复核电,甚至要重启煤电,并且要求重新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

和自由民主党一样,选择党无条件坚持遵守法定的国家财政举债上限,希望通过大规模削减社会福利而达到财政收支平衡。还宣称要和日益增长的工会力量作斗争,反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恢复市场对劳资经济关系的调节作用。

和其他政党完全不同的是,选择党主张脱离欧盟和取消欧元,恢复德国完整的经济主权,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一个新的欧洲经济利益共同体。德国选择党并不认为中国是体制挑战者,主张加强和中国的经济合作。

德国选择党竞选口号:是时候支持爱丽丝·魏德尔了。 德国选择党官网

谁能行?

从这些党派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出,他们明显分成两大阵营:左派和右派。

左派包括社会民主党、绿党、左翼党和BSW。左派信奉凯恩斯主义,主张扩大国家在经济领域的投资和主导作用,财政收支靠举债来达到平衡,税收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劫富济贫"。左翼党和BSW的经济政策中还包含了不少社会主义因素。

右派包括联盟党、自由民主党和德国选择党。右派信奉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主张"精兵简政",缩小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干预,相信市场的力量,坚决反对国家负债运营。税收改革的目的主要是"藏富于民"。德国选择党的经济政策中还包含了不少民族保护主义的因素。

让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五大经济研究所报告中提出的三个挑战:去碳化、人口老龄化和来自中国的挑战。

在去碳化方面,绿党要加速绿色能源转型,而德国选择党则要恢复煤电,中间依次是左翼党、社会民主党、联盟党、自由民主党和BSW。

人口老龄化给德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技工不足和养老保险体系收不抵支。在引进国外专业技工方面,绿党主张要进一步简化手续,大力吸引国外人才来德国工作。德国选择党只愿意有控制地引用欧盟内部人员。中间依次是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联盟党、左翼党和BSW。

关于养老保险体系,社会民主党主张保持现有退休年龄(67岁),维持现有退休金水平(平均为退休前税前工资的48%),将养老保险体系扩展到其他群体(指目前不参加法定养老保险的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以增加收入。德国选择党主张延长退休年龄至70岁,维持现有退休水平,养老保险体系的收支缺口由国家财政补足。中间依次是绿党、联盟党、自由民主党、左翼党和BSW。

第三个挑战是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BSW和德国选择党认为中国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主张加强和中国的经贸合作。绿党完全将中国视为体制挑战者,极力推进和中国的脱钩。中国依次为左翼党、社会民主党、联盟党和自由民主党。

其实,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并不仅仅是在企业的层面上,中国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攻关的举国体制,也使德国在战略竞争层面上处于劣势。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德国各党派都拿不出一个真正有效的产业政策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可以动用的财力有限;另一方面,在目前的体制下,政府和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可能像中国那样能做到团结一致。且不说,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党派本来就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根本不可能推行像中国那样的产业政策。从目前各党推出的经济政策看,很难看出有扭转德国对中国相对竞争优势连年下降趋势的可能性。

大选前一天民意调查结果。图片来自 《柏林晨报》2025年2月22日

按目前的民意调查结果看,联盟党赢得30%左右的选票应该不是悬念。从经济政策角度看,联盟党应该和自由民主党以及德国选择党合作。但梅尔茨已当众一再宣布,绝不选择德国选择党作为联合执政伙伴,联盟党只有和社会民主党或者绿党合作。

不管是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联手,还是和绿党合作,甚至被迫和这两党组成联合政府,联盟党目前计划的经济政策不可能如愿得到实施,德国经济竞争力下降的局面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只要经济上不去,德国社会的撕裂会进一步加深。四年之后,德国选择党一党独大就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