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大暴雨在路上了!今年最大范围暴雨分布如下

2024-05-23 11:54     头条

暴雨、大暴雨在路上了!今年最大范围暴雨分布如下

目前正是北方地区陆续收割小麦的时候,好在天气比较给力,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收麦和播种下茬作物。

不过,每年收麦的时候都会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先有收割小麦要喷淋降尘的事,今又有收割完麦子不让收割机上高速的事。

这事出现在5月21日,有网友称在浙江收完麦子不让收割机上高速。22日的时候,高速工作人员给予的回应是:"交警昨天到场解释了,因为收割机超长不能上高速,每个地方上下高速的规定不一样。"

那么,问题是这些收割机来得时候是怎么上高速呢?怎么有点"卸磨杀驴"的感觉。现在正是抢收小麦的时候,你不让收割机上高速,耽误下一个地区收麦子,赶上连阴雨,麦子倒伏发芽了,这个责任谁负?真是吃麦子的人不知道种麦子人的急和苦。

相对于北方的晴朗,南方就阴雨连连了,从预报上来看,5月26日前后将有一波暴雨过程。

从暴雨范围来看,受季风水汽的支持,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局部地区将会遭遇暴雨甚至大暴雨的天气过程,预计将成为我国今年最大范围大暴雨天气。

中央气象台针对即将来临的降水情况发布了详尽的预报。据最新数据显示,自5月27日起,一场范围极为广泛的暴雨将席卷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众多省份和城市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

这场暴雨的覆盖范围之广,从降雨预报图中上看,雨带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南方大地上,几乎覆盖了从长江到珠江的整个流域。这种广泛的降雨不仅考验着各地的水文环境,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排水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轮降雨对于那些地势相对低洼、排水系统尚不完善的城市来说是个考验。在这些地区,由于地形和基础设施的限制,雨水往往难以迅速排出,容易造成积水甚至洪涝灾害。

那么,今年夏天雨水多,会有大涝吗?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预判的: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6月5日-7日交节。这个时候和小满节气就不同了,气温将显著升高,雨量将更为充沛。

芒种在公历上的日期比较固定,但对于农历日期却不固定,有的年份交节在农历四月份,有的年份交节在农历五月份。古人根据,芒种的交节时间来判断接下来的天气情况。

例如, 农谚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这是流传于我国福建地区的农谚,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如果芒种节气落在了农历四月里,并且,这天还下雨了,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农历五月就会阴雨连绵,无干土之日,到了六月则连日干旱,火伞当空,天气炎热,田埔如火烧,农作物会被阳光晒死。

这句农谚里说的"埔",指的是河边的沙洲,常见于我国广东、香港、福建、台湾等地。

古代没有我们这样的天气预报,也没有大数据可以参考,完全是靠长期的记录和观察总结出一些经验之谈。

通过芒种是否下雨来预测日后天气情况的农谚还有很多。例如,"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芒种火烧天,大雨十八番"、"芒种北风起,庄稼根干死"、"芒种不旱会大旱"、"芒种不雨汛来旱"、"雨打芒种头,旱死小芋头"、"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等等。

在一些地区,还有"芒种日下雨,不是干死泥鳅,就是烂断犁扣"的农谚,意思是说,如果芒种这天下雨,不是干旱就是雨涝,这里说的"犁扣"指的是古代耕地的木犁,"烂断犁扣"意为雨涝,"干死泥鳅"意为干旱。

还有农谚说, "芒种遇雨,年丰物美",芒种时节南方早稻正在孕穗,一季晚稻正在栽植,田里需要足够的雨水,地里的旱作物也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时如果下雨,农作物就会长得好,取得丰收;

还有 "芒种不见雨,伏里无干土"的农谚,意思是芒种时节前后特别是芒种当天,如果天气晴朗,那么到了三伏天的时候雨量就会比较充足,而农民朋友们也基本上可以实现该年度的大丰收。

总之,今年夏天是旱是涝,我们是可以通过芒种这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的。虽然,农谚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但毕竟这是长期以来先辈们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必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就像老辈人说今年是"一龙治水",降水较多一样,还是有一定的准确率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