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后世对宋太宗的评价不高?

2025-04-25 14:02  互联网

为什么后世对宋太宗的评价不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看电视,聊历史,最近热播的《大明宫词》尽管被人一直吐槽,但作为一部历史剧类型的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

毕竟这是历史,编剧也只能在细枝末节上稍微坐下改动,大的历史框架和结局,是不会改变的,这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其实可以体会双份乐趣。

一份是电视剧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一份是讨论一下,历史上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在结合电视剧来说,那里是事实,那里是瞎编的,这样的话看电视就能得到双倍的快乐。

比如说关于赵恒最终登上皇位这件事,其实细节方面,真实的历史,远比电视里演得要精彩宋真宗赵恒能够当上皇帝,可以说完全就是捡漏的结果。

本来他是太宗的第三子,更不是嫡子,再加上太宗也不喜欢他,他离皇位实在是很遥远,可偏偏事情就是这么凑巧。

太宗皇帝给予厚望的老大,因为叔叔赵廷美的死,居然恨父亲恨到发疯了,老二更是无缘无故暴毙了,事后查明很可能之他的王妃把他毒死了。

到了这地步,太宗皇帝也是瘸子里面挑将军,只能让赵恒来当这个太子,不过说起瘸子,宋太宗在晚年还真有点瘸子的感觉,而且后世对他还有个"高粱和车神"的绰号。

按理说,北宋最终的"统一"是由太宗完成了,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会不高呢,看看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的作为,对他评价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01)得位不正

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斧声烛影到底真相如何,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一个话题,跟这个话题高度相关的就是关于金匮之盟的真实性,他们全都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赵光义到底得位正不正。

这里完全没有对赵光义吹毛求疵的意思,你要说得位不正,赵匡胤还得位不正呢,他赵匡胤之前还是后周的大忠臣呢,怎么转眼间就欺负起后周的孤儿寡母呢。

赵匡胤的江山,是通过陈桥兵变得来的,严格来说后周的创立者郭威,也是通过一次兵变上台的,那个时候,赵匡胤正是郭威的亲兵,亲眼目睹了黄袍加身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