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蓄势待发的珠海航展-施洋(3)

2022-11-06 08:59     观察者网

它的出现不仅关联上了高超声速武器和空射弹道导弹两个时下大热的技术关键词,还因为其搭载机轰-6K是一款远程轰炸机而具备了某种战略意义。从导弹轮廓外形看,该弹与典型的新一代双锥体地对地弹道导弹有着明显的技术关联性,导弹的尺寸则与航天部门此前开发用语外贸的M20弹道导弹如出一辙。考虑到在俄乌战争中崭露头角的俄制"匕首"空射高超声速导弹此前也被外界描述为一款空射版"伊斯坎德尔",将鹰击-21描述为"空射M20"似乎也并无不妥。

作为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匕首"某种程度上享有对此类武器的定义权

相比于陆基发射的导弹,空射导弹在相似体积下能够实现更大的射程,或者在保持射程指标的同时增大导弹的战斗部重量,提升导弹的打击威力。而双锥体高超声速导弹则能在导弹速度达到高超声速的同时,通过在导弹弹道末端的"拉起"和"滑翔"实现射程的增加,并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末端机动。

这一技术特性不仅有利于提升导弹的打击范围,提升导弹的打击精度,实现对包括大中型移动水面目标在内的精确打击,也能给对手的拦截作战制造更多障碍,有效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相比此前轰-6系列挂载的鹰击-12超音速空射反舰导弹,鹰击-21点尺寸和体积都没有增大,这让飞机挂载导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其飞行速度更快,攻击流程更短,突防能力更强,打击效果更好,让我军庞大的轰炸机群成为和反舰弹道导弹以及海军水面舰艇/潜艇部队一样的优秀反舰作战力量。

AKF-98A也是一款之前很只有互联网上"蛛丝马迹"的武器

在珠海航展静态展示现场由歼轰-7A2战斗轰炸机挂载的鹰击-98A防区外撒布器则是一款尺寸更小,可由各种战术飞机挂载的机载武器。从该弹采用可收放短翼和梯形弹体能够看出,它是一种经典的亚音速隐身导弹武器,借助飞航式的飞行或者滑翔延长射程,同时利用隐身带来的低可视度进行突防。

从技术上说,类似的武器在西方国家已经相当成熟,类似"风暴阴影"、JSOW、JSSAM等装备已经批量装备外军多年,一些型号甚至已经有了实战经验。鹰击-98A也装备我军多年,这次的亮相更多也只是披露了我军装备有同类装备的情况。相对于各种超声速、高超声速武器,这类亚音速装备的技术门槛较低、研制和采购成本也不高,可以大量装备、大量使用。考虑到我军现役的歼轰-7A和歼-16战机规模,鹰击-98A及类似的武器在实战中的高普及率可以做到让这型武器普遍、全程使用,从而成为我军广泛使用的空地武器之一。

对于一些严谨的学者而言,如果只有歼-16打火箭弹的照片,歼-16就只能打火箭弹

类似几款空军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和展示,很重要的一个效果,就是向外界证实了中国空军的精确打击技术和武器装备都在实现稳步升级换代。在此之前,外部了解的解放军精确对地打击武器除了2000年后从俄罗斯引进的激光/电视制导炸弹,俄制的Kh-31、Kh-29、Kh-59空地导弹之外,主要的国产制导武器都是2010年前后服役的激光/电视/卫星制导炸弹,KD-88空地导弹、YJ-91反辐射导弹等几件武器。这些装备在现在看来本就是服役相当时间,技术水平也相对一般的武器。

加之近年来我军在军事宣传上的严格保密纪律,解放军空军对各类公开报道中展示的对地打击武器手段都进行了严格限制。这导致多数公开的对地攻击是解放军战机使用航炮、火箭弹、无制导炸弹进行训练的画面,使用各类俄制精确制导武器、国产制导炸弹、KD-88空地导弹、YJ-12反舰导弹、YJ-91反辐射导弹进行训练的画面则相对较少,更先进的鹰击-21、鹰击-98A等武器的使用画面则完全没有。

这就给外界造成了解放军空军至今仍然以落后的无制导武器作为主要对地攻击手段,精确制导武器数量不足,技术先进性也有限的错误印象。

这虽然某种程度上"忽悠"了外界的军事观察和研究人士,但也不利于宣传战线上构建解放军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形象,在某些需要解放军发挥威慑的场合,这种保密反而会降低这种威慑能力,一定程度上带来消极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本次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自信的新装备展示,显然会给这些低估中国军队的外人们好好上一课。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