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例如一些物流企业为品牌客户提供的"送装一体"服务,便包含了仓配和产地直发两种模式。前者送达目的地转运中心后,通过系统通知客户自取和送装。而产地直发则通过整车、专线直接运至客户仓库进行送装。不过,为了寻找更多利润点,当前物流企业如顺丰、京东物流等的送装服务链已经延伸至尾程的派送上门甚至安装环节。
尽管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客单价高,但一位资深物流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本质而言,该业务更多是为企业提供多样性服务为主,客户的选择权更大,意味着物流商的利润空间也是有限的,业务得形成规模效应才有利可图。
那么,未来三年菜鸟是否会形成门到门全流程大件自营物流体系?对此,截至发稿,菜鸟相关负责人未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
"硬骨头"也不想拱手让人
菜鸟敢于花大手笔切入大件送装市场,底气很大程度上因其背靠阿里的商流体系。天猫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消费者在淘宝天猫上买走了2400多万张床、2200多万套沙发和1800多万件餐桌椅。
而这块物流市场又是通达系快递企业的弱项,毕竟电商小件和大件的运输模式和服务痛点较为不同。餐桌椅、电视柜等产品形态不一,定制化要求较高,且容易磕碰损坏,末端派送上门的难度也较大。若是服务环节难以把控,也容易发生用户争议和投诉。"物流破损是最头疼的问题。"一位家居板材商家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就算我们已经为产品进行定制化包装,也得承担一定的破损风险和成本。"
毫无疑问,这也是菜鸟入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张旗鼓做大件物流之前,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事实上菜鸟已经拜师学艺"交学费"数年了。2013年底,阿里以5.41亿港元认购日日顺物流9.9%的股权。2016年,日日顺物流便联合菜鸟推出家居大件商品次日达服务,开放全国100个云仓和2800多个区县的服务网点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