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遗址的骨笛:那时的中华文明超出想象(2)

2022-10-18 13:12     中国新闻周刊

萧兴华说,衡量音乐文化的标志,是音阶的形成。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四声音阶,主要用在劳动号子上。为了用声音表达更复杂的情绪,人类将四声音阶发展成五声音阶,音乐文明由此翻入新的一页。而贾湖骨笛的测音结果表明,它已经能奏出完整和相当准确的五声音阶。可以说,在贾湖遗址的年代,居住在中原的先民早早地进入了音乐文明时期。

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大洲的远古先民各自都发明了骨笛。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骨笛,可以追溯至近4万年前。2008年,德国蒂宾根大学考古团队在德国西南部Hohlefels遗址的岩洞中发现了一根约3.5万年前的骨笛,原材料为秃鹫翅骨,长约22厘米,有5个按孔。法国比利牛斯山脉出土过22根距今约3万年前的鹿骨骨笛,奥地利也发现了1.9万年前驯鹿胫骨制成的骨笛。一些考古学者认为,骨笛或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

第一次见到贾湖骨笛几个月后,萧兴华约定音乐家黄翔鹏、童忠良和两位工程师专程前往郑州,带着当时最先进的测音仪器--Stroboconn闪光频谱测音仪为骨笛测音。整整一周时间,他们对骨笛进行了音序测试,还录下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调子。相当准确的音高和坚实嘹亮的音色,令在场的人大为震惊。初步研究结论为,贾湖骨笛是一种乐器,这一发现可以改写中国音乐史,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从此,在音乐史学界,贾湖骨笛被视为中国音乐文明的源头。

 

另有一件或许并不算小的小事值得一提。关于骨笛的命名,学界一直有不同声音,主要来自于刘正国的坚持。笛在文献中出现较晚,《诗经》《左传》等先秦古籍有关音乐的记载中,涉及"笙、箫、龠、管、篪"等众多古代管乐器,却并没有笛。汉代马融在《长笛赋》中说,"笛生乎大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黄翔鹏曾就贾湖骨笛的定名提出一种观点,他认为一个祖先有很多后代,不应以其中一种后裔之名给祖先定名。贾湖骨管是中国管乐器的祖制,不应该用晚出现的名称为早出现的乐器定名。但他提出不必苛求某一种后代的名字,就以当下最自然、最简单的命名,称"笛"即可。就此中止了当时对贾湖乐器定名的讨论。但刘正国认为,以笛来命名,显然同样难逃"以后裔之名为祖先定名"之嫌。

刘正国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决定一件管乐器名称的关键,在于形制和吹法,吹法尤其重要。贾湖骨管的吹法与笛截然不同。笛无论竖吹还是横吹,都有吹孔,吹孔可以管理气流,使得声音纯净通畅。而贾湖骨管没有吹孔,两端直通,吹奏时需要稍微倾斜,气息才能畅通。如果竖吹,气息在管端受阻,发音挤压太大,是硬逼出来的声音,音量尖细微弱,音域也不够宽阔。因为吹法导致的发音方式的不同,形制类似的管乐器拥有了不同名称,比如笛与箫、管、篪的差别。他因此认为,既然贾湖骨管与笛的吹法差别甚大,应该有别的名字。

根据刘正国的考证,贾湖骨管应该是龠。文献中有"龠如笛"的记载,两者外形相似。龠是上古乐器,演变为宫廷雅乐的乐器,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大量记载,甲骨文中也常见。但秦汉以后龠迅速式微,到音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唐朝,已经见不到只言片语。郭沫若曾对甲骨文的"龠"做过考释,他从字形来看,认为龠"像编管之形也"。此后,学界遵照其意见,认为龠是排箫那样的编管乐器,流传两千余年"龠如笛"的单管之说被废弃。刘正国认为,郭沫若的说法是一种误读,只是依靠字形释读,并没有对音乐史的严格考证。

对于贾湖骨器的命名,张居中也没有很确定的想法,他说考古界尊重音乐界的意见。"音乐家们什么时候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就跟着他们叫。没达成意见,暂时就先叫做笛。"

后来这么多年,学界未再就定名展开重新讨论,似乎这只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唯有刘正国多年来一直执着于此,"只要是真的,他们迟早都要接受。"他多次对河南省博物馆提过,他们那支作为镇馆之宝的贾湖骨笛,就算不改名,也应该把"龠"的提法附在后面。

贾湖的精神世界

贾湖骨笛有一种横空出世的姿态,很奇特、很先进,但很难与前后时代的文化现象产生勾连或联想。但龟甲就不一样了,龟甲注定会让人联想到甲骨文。龟甲上是否有文字,是当时贾湖考古工作者最挂念的事情之一。考古专家贾洲杰戴着老花镜,在探方下面,他经常把老花镜反过来当放大镜,查看新出土的龟甲片上有没有字迹或刻痕。

突破发生在1987年5月,一座老年女性的墓葬里出土了一件类似剑柄的石器,顶端弧面上清楚地刻着一行符号。工地上一片欢腾,当晚买酒买肉加餐庆贺。更重要的发现出现在次日上午,张居中在一座墓葬清理随葬龟甲时,一片龟腹甲上隐约透出刻痕。他按捺住激动,捧着龟甲去旁边积水的坑里,用刷骨头的刷子蘸水清洗了一下,一个"目"字形符号浮现出来,与甲骨文的"目"字几乎完全相同。随后,其他墓中出土的龟甲片也发现了刻痕,骨笛、杈形骨器、石器和陶器上也陆续发现了符号,一共有十几个。

甲骨文出土于商代晚期的殷墟遗址,距今3300年左右。从贾湖到殷墟,隔着漫长的五千年,甲骨文会是贾湖龟甲符号的后裔吗?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看来,这正是牵动中国考古界的重要谜团之一,"贾湖龟甲上刻画的符号,跟甲骨文同属方块符号系统,中间五千年的间隔到底怎么来看?"

1987年,张居中带着骨笛去北京鉴定那次,也带上了三片龟甲。他拜访了多位古文字学家,得到三种意见:一种以甲骨文专家胡厚宣为代表,认为就是当时的文字;一种以古文字学家李学勤为代表,认为应该是具有一定原始文字性质的刻划符号;一种以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为代表,认为只是一种记号。对于贾湖符号是不是文字,暂无定论。不过很多学者认同,贾湖龟甲的功能与殷墟甲骨类似,都是占卜。张居中的观点是,贾湖的契刻符号分记事、记数和占卜三种用途。

贾湖龟甲还有一处令人吃惊的设计:随葬龟甲数目都是8、6、4等偶数组合,龟甲内大多还放有数量不等的石子,显然是一种仪式的反映。中国古代占卜术有两大系统:灼卜和筮占。灼卜需要火烧,如殷墟甲骨;筮占与数占关系密切,使用数字组合变化来预测吉凶,并由此演变成八卦。张居中在考古报告中提出,贾湖遗址盛放着石子的龟壳,可能就是一种数占法。"灵龟"被认为是可通天地鬼神的灵物,将特定数量的石子放入龟甲,或许是为了与神灵沟通。不过另一些专家认为,石子可能是发声用的,即所谓"龟铃"。

 

1987年春,贾湖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现场。供图/张居中

张居中推测,贾湖人饮酒,也是为了通灵之用。考古工作者在贾湖陶器中提取出了类似于酒的化学成分,证明贾湖人饮用一种由稻米、蜂蜜和果实制作的混合发酵饮料。张居中认为,贾湖出土的龟甲、骨笛、杈形骨器等器物显示,贾湖社会中萨满教性质的巫术之风盛行,这些器物可能是巫术仪式上的道具。巫师在主持巫术仪式时,需要借助一些可使人尽快达到颠狂的通神状态的道具,于是酒就应运而生了,饮酒常常是很重要的程序。

占卜、通灵、原始宗教的产生,是农业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说,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后,但显著发展就是在八千年左右,农业的发展支持了文明的起源。贾湖具有一种标本意义--它正处于在农业早期发展的门槛上,从此地可以直观看出农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如已故考古学家俞伟超所说,贾湖遗址最早的年代为九千年,与农业起源时代相距不远,如果同农业尚未出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比较,判若两个世界。"从贾湖可以清楚地看出,农业的出现的确是场大革命,迅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巨大进步。"俞伟超曾写道。

当时,贾湖先民已经吃上了稻米。长江以北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单一稻作农业遗存,只有贾湖遗址一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