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人为地把天下的家族分为九个等级,然后用察举制按家族的等级挑选人才。
如果你有本事有德行,并且举世皆知,但是你的家族不入九品,不好意思,一边凉快去吧。这就相当于彻底扼杀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啊。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就是这个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打压外戚宗室
搞定了世家大族之后,曹丕接下来就要搞定自家人。曹丕有两个不省心的弟弟,分别是平原侯曹植,鄢陵侯曹彰。
曹植就不用说了,这是曹丕夺嫡的最大竞争对手。曹彰这个小子,表面上是一介武夫,实际上却是野心勃勃。在曹操死后,他趁着曹丕远在邺城青州兵哗变洛阳空虚,就带10万大军把洛阳城给围了,并且要求主政官员交出曹操的印带。
曹丕先是找了一个曹植喝醉酒不尊敬朝廷死者的借口,对他进行了贬谪,然后又让自己的其他弟弟们交出兵权,全都乖乖地到自己的封地里头呆着。
最后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卞太后。在这一点上,魏文帝曹丕跟世家大族有着共同利益。
在东汉时期,皇帝为了制衡世家大族,除了用太监之外,外戚也是一个常用的工具。所以在朝堂上,曹丕跟九品中正制的作者陈群演了一出双簧。
魏文帝曹丕真是假惺惺地说:我打算追封太后的父亲和兄弟,大家觉得怎么样?
陈群跳出来说:太后只是个女人,不能够因为她裂土分疆,这是不合法的。
曹丕一听,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下来,并且把它封藏在金盒里头,作为后代子孙借鉴的祖制。
史记: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
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仍著定制,藏之台阁史记。
敲打制衡
可你千万不要以为曹丕对世家大族就是百依百顺,毫无防范之心。此外他还做了另外两件事,就是冲着世家大族去了。
第一件事,就是让贾诩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尉。贾诩是一个寒门子弟出身,而且还有乱武天下的黑历史。而三公是朝廷最尊崇的官爵,有教化天下的义务,历来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担任。
所以孙权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说曹丕让贾诩做太尉,贻笑天下呀。可实际上,曹丕让出身寒门,智谋冠绝天下的贾诩来当太尉,就是用来恶心世家大族的。
第二件事,就是从河北迁徙10万户人口到河南。这10万户可不是平民老百姓,而是世家大族。河北是曹家的老对手袁绍的根据地。曹操得了天下之后,为了镇压这里的世家大族,甚至不惜把都城从许昌搬到了河北的邺城。
曹丕此举就是釜底抽薪,想要狠狠地削弱一下树大根深的河北大族。此时曹丕已经定都洛阳,把河北士族迁徙过来,又能够很好地震慑住河南这边的士族,互相制衡,岂不乐哉。
为此甚至把反对的夫人甄宓也给弄死了。
史记: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毘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
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
毘曰:"诚以为非也。"
帝曰:"吾不与卿议也。"
曹丕的这手下来,很快就稳住了局面。原先那些一个个想看他笑话的牛鬼蛇神,纷纷把头给缩了回去,曹魏帝国也因此顺利完成了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