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约束下,国际油价的走势影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表现。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国内成品油(汽油、柴油)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每次价格的调整情况主要根据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而定。"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公开表示。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大宗商品资讯机构的监测数据处获悉,今晚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已成定局。
大宗商品服务商金联创测算称,截至10月9日(即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的第九个工作日),国际原油的变化率为0.59%,参考油种均价为87.2美元,国内成品油(汽、柴油)价格应上调15元/吨。但是,因为该上调幅度并未超过50元/吨的上调标准线,本轮成品油调价将迎来年内首次"搁浅"。
受减产决议影响,多家机构更新了国际油价后市表现的预测。
"未来全球原油产量收缩概率较高。"中信建投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欧佩克+"已宣布下调配额200万桶/日,实际上11月和12月的产量环比降幅可能在80万桶/日至100万桶/日的区间。
花旗银行则警示称,目前市场可能已经充分定价了"减产100万桶/日"的预期,如果减产幅度没到这个水平,国际油价可能会进一步回落。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汽、柴油)价格已经历了18次调整,其中11次上调,7次下调。若今晚"搁浅"兑现,将是年内成品油调价首次"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