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佗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称帝梦想的?(2)

2025-06-22 14:22  互联网

不过岭南虽然生产力比较落后,但这里的人凭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多次击败了秦朝的军队。秦军因为水土不服而屡战屡败,甚至还有不少秦朝大将折损于此。最后秦始皇决定不再强攻岭南地区,在已占领的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治。

赵佗等秦朝军队也留在了岭南地区进行开发建设,与这里少数民族部落和平相处,并教会了他们先进的生产方式。很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朝的统治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在多路兵马起义攻打秦朝的情况下,赵佗并没有带兵回去护驾,而是留在岭南静观其变。

中原地区已然变成了乱世,而岭南地区由于天然的大山阻隔,并没有引起各路兵马的注意。因此,赵佗命人休养生息,不参与中原地区的所有纷争,等他们斗出结果来再作打算。

在赵佗的励精图治下,岭南地区的人民安居乐业,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样子。赵佗一直都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知道以自己在岭南的兵力,绝对不是刘邦和项羽的对手。因此趁二人争夺天下的机会,自己好好发展,这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谈条件的资格。

03

南越国的建立

拥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是赵佗的一大特点,在统一了桂林和象郡地区后,赵佗已经成为了岭南地区势力的代言人。而中原地区刘邦也已经有了能够重掌大权的实力与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佗自立为南越王,但他依然不敢贸然称帝。

刘邦虽然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但是与项羽的斗争使其军队元气大伤,想要再征服一个实力不弱的南越国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赵佗也并没有重出中原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想法,两个皇帝的想法不谋而合,赵佗卖了汉高祖一个面子,向汉朝纳贡称臣。

赵佗是一个很实际的人,他并不认为俯首称臣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反而借着卖给刘邦的面子获得了不少经济上的优渥条件,大力与中原地区通商。为岭南地区创造了和平的生活环境,也促进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等刘邦去世后,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起封建大一统国家被后世称为南越国,称帝这一年的赵佗已经六十岁了,他先后熬死了秦始皇和刘邦,甚至熬死了自己的儿子,终于将自己熬成了一代皇帝。

或许是岭南的风土人情更加养人,赵佗也是古代少数不多的长寿者。据史籍称他一直活到了103岁,连他的儿子都去世了赵佗依然在当皇帝。因此最终南越国的皇位传给了赵佗的孙子,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岭南,赵佗的长寿确实令人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