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被炸,幕后黑手浮出水面?!(2)

2022-10-09 10:00  北京晚报

白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所长、军事和国防分析师马卡洛夫分析称,呼号为"FFAB123"的美国直升机的飞行轨迹与涉事地点相吻合,而这些直升机很可能是从美国第三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的。

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也称,他敢打赌"北溪"管道遭破坏"就是美国干的"。

众所周知,欧洲是天然气消费大户。2021年,欧洲(除俄罗斯外)消费天然气6千多亿立方米,总价值6万多亿美元,相当于德国GDP的1.5倍。其中大部分天然气依赖进口,德国天然气甚至90%依赖进口。

而美国天然气产量世界第一,占比约23.1%;俄罗斯第二,占比约17.4%,两国就占据了世界天然气产量的40%以上。此前,由于价格优势,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对此美国早有不满。

作为俄欧天然气运输的重要渠道,"北溪"泄漏给美国挤占市场带来千载难逢的良机。

总部设在法国的气候和能源数据分析公司凯罗斯表示,这次"炸管"事件"重画了全球天然气交易地图"。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欧陆诸国不得不购买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因为俄气完全停供,挪威、比利时和荷兰的管线天然气又难以满足需求。

经统计,2022年前九个月,欧洲从美国进口了39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个进口量已接近2021年全年的两倍。由于欧洲老铁的"助力",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北溪"泄漏后,美国天然气出口数量继续猛增,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外媒报道,眼下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上天然气差价达到了10倍的新纪录。业内人士透露"平均算下来,前往欧洲市场的天然气船每艘可以赚取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

经济帐只是明面上的,其他领域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方面。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搅动俄乌局势。之前由于欧盟要依赖俄罗斯能源度过寒冬,在俄乌冲突中"调门高、措施软",时不时在对俄制裁时开个后门。美国对此早已不满,多次指责欧盟"绥靖"。

如果欧洲老百姓在缺乏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下,顺利挺过这个冬天,那么俄罗斯足以制约欧洲的能源大棒也将丧失民意支持,到那时,欧洲民间反俄的呼声也将日益高涨,俄罗斯将在政治上遭受比现在大的多的压力。

对俄罗斯来说,"北溪"也是重要的经济补给线,这一管线的损坏将使俄遭受巨大损失,在支撑俄乌战争上面临更大的压力。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