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被炸,幕后黑手浮出水面?!(3)

2022-10-09 10:00  北京晚报

二是阻碍欧洲"独立"。自上世纪"马歇尔计划"后,美国便一直对欧洲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但本世纪以来,欧盟摆脱美国影响的声音日益强烈,德国、法国都希望构建以自己为"带头大哥"、"独立自主"的欧盟。在此背景下,削弱德法就有利于阻止欧洲"独立",而炸断"北溪"有利于削弱德法。

拿德国举例子。想当初,德国计划借助"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使俄德直接输气量达到1100亿立方米,这将远超德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水平(约620亿立方米)。这不仅将使德国享受到低廉的能源成本,甚至可以以德国为枢纽将剩余的天然气输送至整个欧洲,这也将进一步巩固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国的地位,必要时甚至可以挥舞能源大棒协调整个欧洲的政治行动。"北溪"一断,这些美好的前景皆成泡影。

同时,天然气也是德国工业的重要能源。德国企业协会的负责人表示,在天然气价格猛增的情况下,即使有政府的补贴资金,很多企业也将难以生存。就当前德国的能源价格水平,这意味着德国正在"去工业化"。

目前,美国企业特斯拉已暂停了在德国柏林的工厂生产电池的计划。

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安赛乐米塔尔则宣布,由于成本飙升,公司决定削减它的两个德国工厂的产能。

德国副总理哈贝克称,由于能源成本问题,德国2022年经济损失将接近600亿欧元,2023年损失可能接近1000亿欧元。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德国将在2022年冬季陷入经济衰退,在最坏的情况下,2023年德国经济可能会收缩7.9%。

一个不强大的德国,是无法造就一个强大的欧盟的。这大概就是美国的想法。

三是破坏"新东方政策"。德国有一个词"Neue Ostpolitik",中文意思是"新东方政策",该政策是上世纪60年代由联邦德国外交部计划司司长埃贡·巴尔提出,被勃兰特政府采用并延续至今。

该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尝试与当时的苏联缓和关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以实现政治和解、经济合作。"新东方政策"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西德-苏联天然气协议。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