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自私自利的文官集团,早在明英宗时期就形成了。长期以来,明代皇帝都没有通过改革,以制度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它,而是以太监这一群体来制衡它,暂时性压服,将矛盾往后推……最后到崇祯这儿,已是病入膏肓,无法解决了。
再比如军事上的问题。明初,大军猛如虎;明末,士兵畏敌如虎。为何?朱元璋建立的卫所制度本来很好,大军有田,自给自足,"不费百姓一粒粮"。可是后来卫所制度逐渐崩坏,军官侵占军户田地,军户大量逃亡;不逃亡的军户看到军官们如此贪婪,他们会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为国拼命吗?这一点,明代皇帝看到了,却没有及时地进行改革与整顿,以致贻误时机,最后不得不实行募兵制,要花费巨额银两养兵,贫穷的崇祯供养得起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栽刺,后人遭殃。作为末代皇帝,崇祯每天行走在前几代皇帝栽种的"刺"上,日子能好过吗?所以,明之亡,不该怪崇祯,应该怪崇信道教、宠信奸臣的嘉靖皇帝;怪28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怪木匠活做得很出色的天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