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处泄漏点!到底是谁动了“北溪”(2)

2022-09-29 17:34  澎湃新闻

就在市场聚焦北溪泄漏之时,俄气公司在周二宣布考虑对乌克兰国营石油天然气公司Naftogaz实施制裁,以对抗后者近日提出的仲裁索赔案。这触发了所有过境乌克兰的俄罗斯天然气输送都可能因此停止的担忧。种种情绪助推下,周一收盘前不到30分钟内,原先只是温和上涨的"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TTF基准荷兰天然气近月期货价格涨势急促,创下近20%的日内涨幅、208欧元/兆瓦时的高价,终结此前连续数日的下跌走势。

近两年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走势

28日,欧洲气价依然坚挺,11月TTF天然气合约一度大涨13%,冲高至230欧元/兆瓦时--相当于2020年同期价格的15倍。截至发稿,气价仍在220欧元/兆瓦时左右徘徊。

几个月来,俄欧持续对峙,欧洲一直在寻找替代方案降低对俄气依赖。但现在,答案已是铁板钉钉:欧洲将不得不在没有大量俄罗斯天然气的情况下度过这个冬天,北溪管道不仅短期内重启无望,甚至可能面临永久性搁置。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天然气分析师詹姆斯·哈克斯特普认为,北溪管道泄漏增加了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北溪-1在年底前恢复供气的可能性基本上从1%下降到了0%。但市场仍然对流经乌克兰的剩余天然气流量以及今年晚些时候流量是否继续减少存有疑虑。"

瑞典地震学家比约恩·隆德表示,他确信在北溪管道天然气泄漏现场监测到的地震活动是由爆炸造成的,而不是地震或山体滑坡。"至少是100公斤TNT的爆炸威力。"

谁炸了北溪?截至目前,各方唯独在这是场"蓄意破坏"上达成一致观点。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表示,不能排除是"蓄意破坏"导致北溪管道泄漏。"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这是个非同寻常的情况。"她说,"有三处泄漏,很难想象是偶然事件……这些都是蓄意的行为,而不是意外事故。"

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说,德国政府确信北溪管道泄漏并非自然发生或材料老化所致,而是"有针对性的袭击"。德国报纸Der Tagesspiegel 援引一位德国官员称,两条管道的压力骤然减压可能是"针对性攻击"的结果,他补充说,"不能排除"俄罗斯的参与,但表示德国没有参与丹麦和瑞典正在进行的调查。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和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二表示,与丹麦官员就管道破坏进行了交流,"美国正在支持调查工作,我们将继续努力维护欧洲的能源安全。"沙利文在推特上写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在周二的一份声明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表述。

布林肯宣称,如果袭击或破坏行为导致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这将"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说,欧盟将对蓄意破坏欧洲能源设施的行为作出最强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