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我不看好印度的“世界工厂”潜力,它缺少像中国这样的近代语文改革(2)

2022-09-26 08:00     观察者网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现代汉语文在中国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动员发动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以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现在的科技出版社的前身)的成立为标志,新中国以国家力量组建国家翻译机构,用举国之力,大规模、成体系地翻译以苏联为主的国外大学教材和学术资料的大规模工程。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组织编写了各个学科的中外对照学术术语词典。由此,新中国构建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

这套表述体系的成功构建,让新中国可以用作为本土通用语言的汉语作为科技教育的教学语言,从而可以较为低廉的教育成本,构建起大学--中专--技校三级教育体系,培养大量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就这个角度而言,如果说新中国所建立的各个工业部门是工业体系的"硬件",那么这套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以及由它所表述的各类规范、标准、操作守则等等,就是工业体系的"软件"。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我国目前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按中国大学毕业生中理工科占64%计,中国拥有1.4亿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可以说,正是这些人所组成的工程师队伍,构成了"中国制造"的骨干力量。

但是,在工业生产中,光有工程师还不够。工程师解决的是系统性问题,但要把设计变成具体产品,还需要实际操作。担任这个任务的,是技术工人。可以说,在制造业中,作为基层生产业务骨干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同等重要。而技术工人的来源,靠职业技术教育。相比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总体文化水平的要求较低,这就对使用本土通用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以降低学生学习、包括工人自学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在这个方面,经由几十年时间和几代人努力所构建起来的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根据人社部2020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的技术工人超过2亿人,其中高级技工超过5000万。新增技术工人中,有70%以上来自职业技术学校。

20世纪50年代,河北农村技术员在学习操作锅驼机,推进农业机械化。如果没有一套本土化的培训体系,这是不可能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