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子以小哥名号拍家乡视频,火遍海内外(2)

2022-09-09 10:36  中国经济时报

02

回归家乡的滇西小哥,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维持生计?

渐渐地,小哥发现了暗藏在家乡的宝藏。虽然家乡地处偏远,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有一年四季吃不完的蔬菜瓜果,山上天然生长着各种美味的菌子。

除了农产品,这里还有云南最独特的美食:已经入选云南省"非遗"的酸浆米线;云南人喜欢、外地人也喜欢却不好买到的蘸水辣。

小哥决定让更多人品尝到大美云南的特色美味。

一开始,她靠自己的小圈子卖家乡农货,但宣传力度太有限了,用这样的方式做生意很难有起色。

而此时,正逢视频自媒体开始兴起,小哥也在当年入驻了抖音平台,终于化身@滇西小哥。

至于拍点什么?她考虑了很久后选择了自己熟悉又感兴趣的方向--美食视频。

平日的生活里,小哥就非常喜欢做饭。在大城市闯荡时候,很多朋友对她提起的云南美食感兴趣,她很想做给朋友们吃,可是还没来得及做,自己就已经返乡了。

让她欣慰的是,返乡之后,她可以在抖音上把亲手做出的云南美食展示给更多人。

镜头里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也没有猎奇的食材,更没有那些搞笑逗趣的片段。

她只是守着家中老宅里的一个炉灶,山间地头的一块菜园,开始了最初的拍摄。

早晨,新鲜的食材从田里摘下,中午它们就在小哥手里变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云南家常饭菜。

每每视频结尾,小哥都会将一盘盘做好的菜肴端出来,浓浓的夜色中,昏黄的灯泡下,热腾腾的蒸汽映着一家人的笑脸。

他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聊着,朗朗乡音、袅袅炊烟,是令人动容的平凡和真实。

但正是这些淳朴、温暖的画面吸引了很多粉丝,治愈了城市里忙忙碌碌的旅人们。

平台的认同和粉丝的支持,让小哥看到自己作品的特别之处,对于广大粉丝,她所处的环境就是最特别的存在。

而这些原汁原味的乡土内容把城市人和村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再拉近,让他们得以窥见桃源里的恬淡。

平台的巨大优势,则让小哥对视频内容有了新的展望,她要通过抖音让大家看到云南美食更特别的光芒。

2020年云南的酸浆米线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如今知道这种米线制作工艺的人已经很少了。为了向粉丝展示酸浆米线特殊工艺,小哥寻访了整个村落,终于找到了一位熟悉酸浆米线制作的老人,她一边和老人学习,一边拍摄,在老人家一住就是十五天。

酸浆米线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要经过选米、净米、洗泡、发酵、磨浆、潮化、合成、初蒸、压榨、煮熟、冷却、漂洗、装箩一系列流程。

这15天时间里,小哥沉浸在了酸浆米线的制作之中。

现在如今快节奏的短视频潮流中,十几分钟的视频凝集了15天的制作与拍摄,虽然看上去效率不高,但是这里面却是小哥对粉丝满满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