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男接受心理矫治能彻底改变吗?从“女人不教训不行”到拥抱和解花了半年(3)

2022-09-05 14:55     今日头条

两年过去了,他一直关注着这些人的动态,也欣慰地看到他们的改变。那个六十岁男人的妻子告诉方刚,现在遇到矛盾,丈夫第一时间不是动手了,而是知道克制,自己主动离开现场。

少年家事法庭现场。 讲述者供图。

漫长的社会工程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方刚觉得,大概是这个小组的时间太短了。"也达到了(放弃暴力的)效果,但你要改变的是一个从小到大几十年成长起来的人,半年左右还是有点短。最大的风险是,可能复发。像这样的施暴者的团体辅导,在经验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通常要一两年。"

在美国,对家庭暴力的加害人辅导被早早写入法律,几种主流的方法在四十周左右,有的方案针对特别严重者会延长一到四年不等。而中国台湾地区则是在2001年开始按照法律强制,第一次实践针对家暴加害人的心理干预。今年三月,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对人身安全保护令进行细化,才正式写入法律。

2014年《反家暴法》征询意见,方刚提过建议,在其中加入强制对施暴者进行心理辅导的"辅导令",最终没能被采纳。他记得妇联权益部反馈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合适的辅导人才。而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国外的施暴者心理干预需要来访者自费,但中国很多农村的施暴者没有能力拿出这个费用。

足够的社会支持,成为法律执行的前提。即使今年被写进了法律,依旧有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常州市从2013年开始就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引入了心理干预,后来拓展到婚姻家事案件中。据王东莉介绍,找到一个合适的咨询师并不容易:"咨询师要至少取得二级证书,但这只是一个门槛。心理咨询师的素质和水平有差距,也有咨询师会把当事人情绪搞得更激动的。"

顾小清和同行交流,也有类似的感受,心理咨询师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对施暴者做辅导的并不多,这方面大家的经验相对匮乏。

在江苏省的《反家暴条例》中,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居委会、村委会、救助管理机构及福利机构等应依托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对"长期、多次实施家暴或因实施家暴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的加害人应接受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治"。

"不是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能做家暴辅导的,需要受过专业的训练。"方刚去过台湾地区考察,那边做法相对成熟,"它是一个县市指定了一两家机构,专门做家暴受害人的辅导。"

实际上,这回工作者要面临的状况比一次试验要复杂得多。一位从2001年就在台湾开始参与家暴者辅导的心理咨询师记录过,这些被迫来接受心理辅导的人,通常是抱着愤怒和不满的情绪到来,对抗的方式五花八门,沉默的、不参与的、故意跳开聊别的话题的等等,对咨询师来讲都是考验。

现在,方刚所在的团队还在全国做家暴相关的咨询师培训,"一定要清楚你用的是什么咨询技术。现在国际上主流的观点是,家暴是性别暴力的一种,背后是性别不平等机制加上对男性气概的倡导,鼓励男性用暴力解决问题。"

在国际上,形成这样的共识也走过许多弯路。美国司法部委托的研究报告曾提到主流的心理辅导方法有这样三种:"社会问题取向-女性主义"模式、家族系统模式,以及聚焦在个人议题上的心理治疗模式。方刚介绍,过去几十年有用过精神分析的方法,也有用家庭治疗模式的--把家庭暴力当成家庭矛盾,施暴者和受暴者各打五十大板,让他们学习沟通技术,现在看来,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并非所有的施暴者都是男性,女性施暴者的精神暴力多一些,肢体暴力少一些,方刚在热线中接触过,有懵懂意识不到生气动手是暴力的,有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打怎么了?越打他越离不开我",还有在家砸东西烧衣服的。

在他看来,暴力的来源是一致的,那就是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现状,代际传承,还有对暴力模式的崇尚,"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受暴者增权,给施暴者去权"。

距离方刚接到第一个施暴者的电话,已经过去十年了,家庭暴力的现状变了吗?他的态度并不乐观:"基本没有什么差别,甚至跟一百年前一样,他们还是父权文化和支配男性气质培养的。"

在王东莉看来,对施暴者的心理干预更像是一个种子:"我们这一代人,80、90后,关于夫妻吵架就要动手这件事,比二三十年前的状况是要好的,这是社会进步和教育提高。为什么说家庭、家教、家风代际传承,大人在夫妻相处时、在教育孩子时不用暴力的方式,孩子将来就不会用暴力对待配偶和子女。这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工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