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记者表示,一方面,购房政策收紧后,在打击投机炒作行为的同时,也抑制了一部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都即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高潮,过严的楼市调控不利于通州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北京历来都是全国楼市政策的风向标,此前,即便全国楼市整体下行压力较大,北京的楼市调控政策一直比较紧。但近月来,北京开始针对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松动限贷和限购,这充分说明楼市已经到了关键拐点,或预示全国楼市政策的全面放松。
"此外,通州目前的发展定位已经明确,相关区域的战略规划也已经出台,房地产作为实现通州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服从于产业的整体发展,放松限购正当其时。" 王业强称。
在"双限"政策出台的第二年,通州的定位发生改变,由 "市行政副中心"升级为"城市副中心"。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到2035年人口控制目标为130万,将会承接北京中心区疏解人口40-50万人。
从供给侧来看,"双限"政策制定之初,区域楼市去化快、供给不足的阶段性背景已不复存在,目前,当地甚至出现了楼市库存积压的情况。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1年,通州区商品住宅市场的可售套数和可售面积持续走高,分别从2017年的2835套和308631平方米上升至2021年的10620和1301360平方米。
多重因素影响下,去年以来,通州周围地区陆续传来限购松绑的信号。
2021年4月,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针对网友"马驹桥部分地区已正式划归亦庄开发区,何时会解除原有通州区限购政策"的疑问,北京经开区回复称"截至目前,亦庄新城地区按原购房政策执行。但对于亦庄新城范围房屋限购政策,"我们正在积极研究"。
而在与通州隔河相望的燕郊,今年8月份也正式官宣全面取消限购、限售。根据"廊坊政务"官方平台日前发布的《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明白卡",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条件,对"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市)等重点区域,取消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
王业强预计,随着通州的放松限购,将对环京楼市进一步起到促进作用。"但短期不会出现明显的效果,需要根据根据整体市场发展进一步判断。"
那么,随着通州及周围区域限购政策逐步放松,如何防范拥有更多产业和人口的首都核心区以东楼市"虚火过旺"?
王业强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楼市放松政策在执行时仍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基调,以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第二,要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调控方向,强化区域政府维护楼市稳定的主体责任和楼市调控的主动权;第三,加强楼市供给侧改革,将满足新市民的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作为政策重点,加强土地支持政策;第四,要将放松限购政策与保障性租赁市场发展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平抑房价并更好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