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与增程式电动汽车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有一套完整的汽油驱动装置,可以使用内燃机直驱。传统燃油车的问题在于内燃机只有在高速模式下才能高效运转,可我们不可能一直跑高速,所以市区内驾驶燃油车的油耗会高不少。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的内燃机可以始终高效运转,多出来的能量用于发电存储到电池中,所以在市区中行驶更加省电。
插电混动的优势则在于跑高速时可以使用内燃机直驱,能量利用效率更高。不过由于有两套驱动系统,所以成本会高一些,出现故障的概率也会略高一些。以小雷的个人体验来说,比亚迪某款插电混动车型,百公里油耗约4.2L~4.8L。
图源:雷科技摄制
出行成本方面,电动轿车百公里耗电量大约在15kWh~20kWh之间,以民用电约0.6元/kWh的价格计算,百公里行驶成本仅9元~12元,甚至不到增程式轿车或差点混动轿车的三分之一。哪怕是以工业用电价格计算,纯电动汽车出行成本也远远低于增程式和插电混动汽车。
如果是放到以前,对于不需要频繁跑长途的消费者来说,小雷肯定会推荐纯电动汽车,在市区行驶成本真的低。然而看到四川、重庆等地限电,未来国内部分地区仍可能会出现电力资源紧张的情况,小雷又开始思考,增程式或插电混动汽车是不是更好的选择。
图源:pixabay
不可否认,纯电动汽车出行成本很低,可我们也要考虑便捷性。国内部分地区电力资源不足是一方面,余承东所说的充电桩不完善也不是虚言。电动汽车虽然用上了快充,但充电时间仍长于增程式和插电混动汽车加油时间,高峰时期服务区的加油站都可能排起长队,更不用说耗时更长的充电桩。前几年电动汽车数量少,感触可能不明显,现在电动汽车数量多了,充电桩前大排场龙可能会成为常见现象。
综合考虑,可以加油也可以充电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无需考虑充电排队,更不用担心遇到限电,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充电行驶。至于拥有两套驱动系统的插电混动汽车,虽然有跑长途时油耗更低的优势,但成本略高一些,可以作为考虑项。
全球各国之所以支持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就是为了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效应,但现在因温室效应导致的气温升高,却反过来导致电动汽车企业被限电,不得不间歇性停产和暂停充电桩使用,说起来倒也是趣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