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懿钊表示,这几年中国啤酒产量连年下滑,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啤酒产品进步的速度赶不上消费者消费力的增加。
2021年,我国啤酒产量回升至3562.4万千升,同比增长4.44%。而当前阶段啤酒行业增长,主要来自高端化升级。
GlobalData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高端+超高端啤酒产品销售额占比从29%提升至36%。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4-2019年,我国经济型啤酒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3%,而高端啤酒达13%。
随着啤酒高端化开启,啤酒价格主流档向上延伸至8~10元的次高档,高档酒向上延伸至12元以上的超高档,并持续向上突破价格天花板。
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当10元价位的高端啤酒步入日常后,更高价位的精酿啤酒也开始了大众化。经过测算,精酿啤酒产品毛利率可达70%以上,远高于啤酒行业整体约40%的毛利率。
侯懿钊认为,未来中国啤酒市场会往鲜啤和精酿升级。
"我希望精酿啤酒品牌可以打破个体消费者啤酒消费的天花板。让消费者有理由花费高于工业啤酒几倍的钱去购买,并且可以持续购买。"侯懿钊表示。
如何"出圈"?
虽然喝精酿啤酒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了,但相较于"工业啤酒",精酿啤酒渗透率和消费量还比较低。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预计到2025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为875亿元,渗透率只有11%。
"5年前,精酿啤酒市场就迎来过一波关注,但却没有真正出圈,因为那时候的玩家都是一些小众玩家,而且产能很少,比如一年300~500吨,这导致他们无法以很好的产品价格进驻到大众渠道。"侯懿钊直言,他们在精酿圈子活的不错,但没有带领整个市场做到更大。
如何更好地"出圈"成为精酿啤酒玩家思考的问题?
侯懿钊表示,随着一些大的玩家开始下场,做大了精酿啤酒中的热门产品,比如小麦白,盒马这样的大众渠道也加速了它的普及化,让更多消费者喝到了精酿啤酒。
据了解,每一年,盒马都会推出独家研发的新口味精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把精酿这个小众的单品逐渐变成大众化的时尚饮品。比如2022年春季,开发的杨梅鲜啤迅速成为月销百万元的爆款单品。
在徐俊看来,除了过硬的产品,用多场景的方式来做精酿啤酒才能更好地加速精酿啤酒的消费。
"盒马即是商超又有餐饮,有匹配精酿的强大商品资源和线下场景,而且盒马的冷链物流体系可以实现从工厂到仓、店,从店到消费者的全链路冷链配送。"徐俊表示。
侯懿钊介绍称,"鲜啤30公里品牌已开始建立多元化销售渠道,包括对商超、餐饮、电商等进行了铺设。"
不过,当前我国精酿啤酒竞争格局高度分散,与者众多但较为分散,未有龙头品牌出现。中金公司研究部预计,未来精酿行业仍将持续处于洗牌过程中,集中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