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做到刺史,37岁被诛,原因就在一个字(3)

2025-04-10 16:22  360kuai

谢晦刚当上荆州刺史时,很是得意自傲。去荆州上任前,他去与堂叔光禄大夫谢澹辞别。谢澹问谢晦有多大年纪了,谢晦回答说:"三十五岁。"谢澹听后笑着说: "从前荀羡二十七岁当上北府都督,你与他相比,已算是老了。"谢晦听后面有愧色。

当初,谢晦和徐羡之、傅亮商议自保的计策,认为让谢晦据有荆州,让檀道济镇守广陵,各自都拥有强兵,用以牵制朝廷;徐羡之和傅亮在朝中掌握大权,这样就可保永远不败。等到宋太祖刘义隆打算诛杀他们时,王华等人都说:"檀道济不可相信。"宋太祖刘义隆说:"檀道济只是被迫参与,原本就不是事情的主谋。杀害宋义帝刘义符的事,又与他无关。我召他回来询问,他必然和谢晦他们不一样。"于是下诏书叫檀道济回到朝廷,把军队交给他,委任他向西讨伐谢晦。谢晦听说徐羡之等人被害死了,以为檀道济必然不会幸免于难,到这时获知檀道济率兵来讨伐,便惶恐不安,手足无措。

檀道济的大军到了后,便和到彦之的部队会合,沿江岸牵引船舰。刚开始谢晦见到他们的船只并不多,就很轻视他们,没有马上出战。到了晚上,檀道济便借着东风向上游驶去,船帆前后相连,声势浩大,谢晦的士兵见了,非常恐惧,顿时便产生了逃跑的想法,根本无心恋战。官军到了忌置洲尾,军舰一字儿摆开渡过长江,谢晦的大军便一下子溃散了。谢晦在半夜逃出,投奔巴陵(今湖南岳阳),找到一只小船才回到江陵(湖北荆州)。

谢晦逃到江陵,看到军队已完全溃散,只好带着弟弟谢遁、哥哥的儿子谢世基等七人向北逃去。谢遁非常肥胖而不能骑马,谢晦时常要停下来等他,所以走的不快。到了安陆的延头时,被巡逻的守将光顺之抓住。光顺之是谢晦的老部下。光顺之便将谢晦等人被囚笼锁起来送到京城, 伏罪被杀。谢晦死时,只有三十七岁。(宋书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