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臣都对方孝孺的进谏表示赞同,认为国君就应当为社稷而死,不过当时却有一个人站出来进行反对,此人名叫徐增寿,是明朝开国将军徐达的第四个儿子,建文帝即位后任命他为左都督,可是徐增寿却对建文帝有二心,建文帝在靖难之役爆发前询问他是否怀疑燕王会反,结果徐增寿极力为朱棣辩护,声称朱棣绝不会造反。
原来就在朱棣的军队抵达金陵城外之前,就已经成功的策反了徐增寿,在燕军包围金陵之后,徐增寿作为内应打算打开城门迎接燕王,结果却被朝中的文官发现他有谋反之意,以方孝孺为首的文官立即把徐增寿痛打了一顿,然后立即把此时禀告给建文帝。
建文帝得知此事之后火冒三丈,在大殿上质问已经被揍的伤痕累累的徐增寿,结果徐增寿前言不搭后语的的不愿回答此时,建文帝见他支支吾吾的样子十分愤怒,执意要亲手砍了徐增寿。
就在徐增寿谋反事败的第二天,士兵们将徐增寿押解到了左顺门,建文帝手持利刃当场砍下了徐增寿的头颅,虽然内应徐增寿已死,但是仍然避免不了金陵被攻破,就在徐增寿被杀不久后,镇守金川门的武将李景隆投降,向燕军打开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