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或许在朱元璋脑海里也曾经显现那么一下,立最像他的朱棣为太子,但朱元璋最终还是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因为在他看来皇位向来是传嫡不传贤,所以哪怕朱棣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哪怕他上战场厮杀的气势像极了当初的自己,朱元璋也不会为了朱棣而打破这一规矩,就这样朱允炆在朱元璋病逝后登基,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没有继承到父亲朱标的外柔内刚,也没有受到爷爷杀伐果断的影响,整个人就是一儒生的姿态,所以他性格方面比较软弱,并且也没有什么军事才能,说有识无胆也不为过。但是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他觉得几个藩王叔叔们,都在镇守边疆,手上都握有兵权,都具有谋反的能力。他觉得问题很严重,于是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准备削藩。
按照齐泰的意思是准备第一个拿朱棣开刀,类似于擒贼先勤王。可是朱棣的势力比较的大,其他人又怕打草惊蛇,于是在黄子澄的建议下就挑了剩余几个比较弱的藩王开刀。第一个受害者自然就是朱棣的亲兄弟周王朱橚,不仅被削去了官爵,还被贬为庶民。随后齐王、代王、岷王的王爵相继被削,湘王朱柏被废除后,也举火自杀。
这也是后来朱棣谋反时,为什么其他藩王不来帮忙,朱允炆无法调动全国兵力镇压造反的原因之一。因为朱允炆的这一举动,对其他藩王造成了很大损失,其他藩王又怎能不恨呢?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