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恩怨怨(3)

2025-04-08 13:02  360kuai

1626年(明熹宗 天启六年)的正月,努尔哈赤率大军围困宁远。从这时候开始,袁崇焕与毛文龙才算真正有了交集。在努尔哈赤围困宁远的时候,朝廷想让毛文龙趁后金后方空虚袭击沈阳城。但是毛文龙没有执行这项命令,后来皇帝怪罪他说:你说你在东江镇可以牵制后金军,你牵制的啥?毛文龙上书解释说他当时袭击了海州等地(大概在现在的大连那块)以进行牵制。朝廷的一些官员也上书让毛文龙移镇,皇帝觉得东江镇这块的战略地位还是不可替代的,就告诉毛文龙让他自己决定去和留。"宁远之战"这次是毛文龙没有救袁崇焕,之所以毛文龙没有袭击沈阳,主要还是不敢,且也没有充分的准备,毕竟是长途奔袭,自"萨尔浒之战"后明军还没有在正面战场战胜过后金军,毛文龙怕的是有去无回。

明朝的东北形势

1927年(明熹宗 天启七年),皇太极刚一即位,就在正月派大贝勒阿敏率三万大军进攻朝鲜,"丁卯之役"爆发。朝鲜与毛文龙同时向朝廷求救,朝廷这次是下令让袁崇焕趁着这个机会袭击后金的沈阳。由于袁崇焕想趁着这个机会抢修锦州等城,就没有执行这个命令,也可能是上次毛文龙没救他,他这次也不想救毛文龙。在皇帝的再三要求下,袁崇焕才派赵率教等将领率9000骑兵抵近三岔河,以此给后金造成压力(离沈阳还有两百里)。说实话,之所以不救援,还是实力不允许。鉴于明军羸弱的野战能力,很可能有去无回,谁都不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援,不救援,最多是丢官,救援了,就可能是丢命。

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袁崇焕上书言》

但皇太极在这一年的四月刚从朝鲜撤兵,就在五月进攻袁崇焕的锦州和宁远。这次毛文龙学乖了,主动出击直捣后金的辽阳城,在袁崇焕、满桂、毛文龙三方的有力配合下,明军取得了"宁锦大捷",这次大捷毛文龙功不可没。这次毛文龙怎么这么乖呢?第一,再不实施有效牵制,东江镇可能就被裁撤了;第二,别人有难你不救,等到自己有难时候,别人也不会救你;第三,经过"宁远大捷"与"丁卯之役"的正面较量,他认识到后金军也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无懈可击;第四,经过上次的"宁远之战",毛文龙已经制定出了类似事件的预定方案。鉴于此,毛文龙才敢果断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