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令是何官职?太史令也称太史,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朝初年,仍称太史院,后来改称钦天监。
太史令最初的职责非常多,到了刘伯温时代,就成为专一主管推算历法的技术官员了。职级为正三品。
刘伯温在太史令的位置上,并不只是演算历法那么简单,而是在职责范围内,主动作为的,比如,他就任之初,就向朱元璋进呈了《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伯温借观天象之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时,刘伯温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伯温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伯温又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伯温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伯温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伯温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