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元年四:改革大潮中的泥沙俱下(7)

2023-07-06 14:59  360kuai

有一个历史的细节大概颇能说明问题。

《旧唐书》卷140《韦皋传》载:

长期盘踞蜀中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他的心腹支度副使刘辟携带大量金钱到长安,试图贿赂王叔文,求总领三川(即剑南东川、西川及山南西道),并附在王叔文耳边说:若授予三川之地,必有重礼相酬;若不授予,也会有所报应,你可要掂量好利弊后果。这话就有了威胁利诱双管齐下的意味。韦皋在德宗年间因对吐蕃作战立有战功,受封南康郡王。是一个很有势力的藩镇。韦皋派人前来向王叔文示好,带有试探性意思。但王叔文居然不为所动,认为韦皋在蜀的20多年来,靠收重税以取悦德宗,与自己不可能志同道合,因而断然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并欲将刘辟绳之以法号令天下。刘辟见王叔文不吃这一套,仓惶逃回四川向韦皋复命去了。

要说贿赂,还有比一方藩镇主动送上门来更大的主雇?仅凭这一点,也可看出王叔文的一身浩然正气。《旧唐书》卷135 中记有这样的文字:"伾阘茸,不如叔文,唯招贿赂,无大志",可见就是在褒贬态度鲜明的正史上,也把"器小官高"的王伾与素有大志,爱惜自己政治羽毛的王叔文作出区分。

任何一场改革犹如大江东去,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改革是重新洗牌的利益再分配,自然也避免不了有人混水摸鱼。"永贞革新"的大潮中,并不排除像王伾之辈,"假改革之名义"攫取个人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