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财联社记者观察后发现,由于元宇宙的概念模糊,所以有不少上市公司都沾上元宇宙概念,尝得一杯甜羹,例如中青宝、中手游、映客、华扬联众、平治信息等等。
虚拟人:迈向元宇宙的第一步
尽管对于元宇宙的定义,券商的研报千差万别,但虚拟人无疑成为券商在元宇宙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
中金公司在研报《元宇宙系列之虚拟人,"人"潮汹涌,探路未来》中提出,尽管元宇宙仍在扩大其定义的过程中,但市场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虚拟人类在其中扮演着关键因素。该券商研究认为,从短期和中期来看,虚拟人相关技术逐步落地,应用场景不断扩大,这可能是元宇宙概念下技术、内容、产业融合升级的初步尝试;从长远来看,当技术进步能够实现低成本的虚拟人高性价比的量产、个性化定制和全智能交互时,我们认为有望推广到多行业应用,并以数字克隆和AI共生的形式成为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入口。
民生证券近期的研报中也对于元宇宙的产业布局进行了梳理,也分析了产业发展。该研报指出,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交互的重要平台,虚拟人是产业中重要一环。其也认为在元宇宙各项核心技术中,虚拟人是迈向元宇宙的第一步。
根据艾媒咨询统计预测,2022年我国虚拟人市场将达到120亿元,并有望带动1866亿元相关市场。其中,交互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是虚拟人最核心能力。交互技术充当虚拟人的"外在",人工智能则凭借算法等处理能力,充当虚拟人"内在",因此更加强调数据传输能力以及应用场景丰富度。
上海证券分析师陈旻也建议,应关注具有较大想象空间的创新领域,如NFT、虚拟数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