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朱标虽然身份高贵,却没有纨绔习气,而且天性忠厚、聪颖,对师长非常尊重,长大后也是温文儒雅,颇有风度,受到了文武大臣的一致喜爱和拥戴。明朝大儒方孝儒就这样评价朱标:"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圣子承皇业,能疏四海衰",可见当时天下人对朱标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朱标是一个很仁慈的人,宋濂被牵连进胡惟庸一案中,一家子都出了事,眼看就要人头落地,正是朱标拼命死保,才让宋濂免于一死。朱标此举,感动了无数读书人,这就为将来他坐稳天下打下了牢固的官场人心基础。要知道,历代文官都是由读书人来做的,只要赢得了读书人的好感,皇帝就没有做不好的。
而对于自己的兄弟们,朱标同样非常友爱,有的兄弟犯了错,朱标也是用大哥的面子,救了他们很多次,在兄弟们中间的威望非常高。
正是因为朱标如此优秀,他的过早去世,才会使朱元璋特别伤心;也正因为朱元璋太喜欢朱标了,就把对朱标的爱,原封不动地转移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把他树立为大明王朝的继承人。
可以想见,如果朱标当了皇帝,朱棣就是再有野心,他也不敢犯天下之怒,取长兄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