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昨天的剧情中,关于皇帝父亲称呼的问题引发了朝堂非常大的争论,以皇帝,韩章韩相公为首的一群人主张称过继皇帝的父亲为皇考,以太后,齐衡为代表的礼部官员坚持称皇帝的父亲为皇伯。两方势力在朝堂上互相博弈,甚是精彩。既然作为一个以北宋为背景的电视剧,故事自然是有北宋一些故事的影子在里面的,而那个事件的原型就是宋英宗在位期间的"濮议之争"。
之前我们说过皇帝就是宋朝有名的皇帝宋英宗,而他的爸爸就是濮王(剧中的舒王),这场濮议之争就是为了定他爸爸的名分而引发的争论。我们都知道,宋仁宗膝下无子,濮王的儿子赵曙从小就被过继给仁宗,所以理论上来讲仁宗应该是赵曙的爸爸。等赵曙即位后,他自然是不愿意称呼仁宗为皇考(也就是皇父),他就想让他的爸爸成为皇考。此想法得到了宰相韩琦的认可,英宗和韩琦以为大臣们能够同意此想法,但是把它拿到朝堂上讨论的时候却遭到了司马光等人的反对,他们坚持认为英宗应把仁宗称为皇考,把濮王称作皇伯。
仁宗妻曹太后问讯立马书写了一份诏书,斥骂韩琦等人为奸佞之臣。英宗见太后如此,只能继续在朝堂上争论。渐渐的英宗意识到此事要成功必须经过太后的同意,毕竟太后是仁宗的妻子,太后如果赞同的话,群臣也不好说什么。没过多长时间,太后就同意了称濮王为皇考。以司马光为首的礼部官员万没想到太后的态度转变的那么快,但还是上书不同意称濮王为皇考,还威胁皇上要皇上把他们贬出京城。英宗大怒,真的就把几个官员贬出了京城。至于曹太后为什么那么快就转变了态度,这个到现在都是个谜。不过英宗已经达成了目的,这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