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要从卫庄公的角度来看,这个卫国公族子弟的亲戚关系就是相当混乱了。卫庄公既娶了齐僖公的妹妹,又娶了齐僖公的女儿,本来夷姜应称呼庄姜为姨,结果到了卫国就变了称呼为姐。这个其实还算是好的,到了后来卫宣公本来应该称呼夷姜为母,可是两个人却生下了公子伋和公子黔牟。而夷姜的遭遇也不算太好,卫宣公又娶了宣姜,这个宣姜大致跟夷姜的关系也该是姐妹。书中有 "伋子自宋回家,复命于信台,宣公命以庶母之礼,拜谒姜氏。伋子全无几微怨恨之意", 伋子本应该叫姨,要是娶了宣姜则是称呼为夫人,而今成了卫宣公的老婆,伋子又得称呼为母亲,估计当时整个后宫都弥漫着某种尴尬之趣,至于怨恨那时完全被尴尬之意掩盖了。
这种尴尬情绪伋子不在意,可是宣姜却是在意,后来宣姜的小儿子公子朔以此为由,撺掇宣姜给卫宣公频繁吹耳边风,宣姜"原是伋子所聘,今日跟随宣公,生子得时,也觉伋子与自己有碍",因此宣姜就与小儿子结成了战略同盟,多有诬陷伋子之意。所谓阖家欢乐,家中不和,必生事端,卫宣公后来估计是被说得烦躁了,便是派人责备夷姜,导致夷姜"怨气填胸,无处申诉,投缳而死"。伋子丧失母亲,后宫之中也即少了消息渠道,这就更让伋子在权力争夺战中落于下风,夷姜之死成为伋子人生的转折点。这一轮丈夫与夫人斗、父亲与儿子斗、姐姐与妹妹斗、哥哥与弟弟斗的乱世大局也就扯开了。
后来公子朔成功的即位为君,可是国内政治动乱不定,宣姜又成为了公子硕的夫人,而这个公子硕虽说是伋子的庶弟,可是这位公子在卫国的政治关系复杂,右公子职和左公子泄的政治脉络里,都跟这位公子硕有关系,所以宣姜嫁给公子硕后,卫国的乱局也算是暂时稳定。只不过宣姜本来没有嫁给伋子,却仍然嫁给了伋子的弟弟,本来从儿媳升级成了母后,而又在十多年后降格成了儿媳,宣姜可谓是卫国政治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