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诛杀,还是定点清除?从韩通之死读懂“陈桥兵变”(15)

2025-03-18 07:02  360kuai

在《宋史·本纪第三》的最后,史家照惯例对赵匡胤的生平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作为开国帝王,他得到的更多的是褒扬,尤其在说到韩通一事时,还着重提到了对杀人者王彦升的"严厉惩罚":终身不假其节钺。

王彦升擅杀韩通,虽预佐命,终身不与节钺。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节钺"。

节钺,即符节与斧钺。是古代由皇帝专门授予官员或即将出征的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让其在正常职权外还可视情形便宜行事(比如杀伐决断等)。 这在唐代比较典型和常见。

由于疆域广大,唐代的基本国策是虚内而实外,即在边防均派重兵驻守(如东、西、南、北四大都护府)。高宗时期,朝廷专门给边将颁发"节钺",以便于战事紧急时,守边将领不用向中央汇报,即可凭此调遣附近兵马,抵御外侮,这也成为后来"节度使"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