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有著名的北洋三杰,其中段祺瑞被称作"北洋之虎",冯国璋被称作"北洋之犬",而身居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则被称作"北洋之龙"。清王朝覆灭后,段祺瑞、冯国璋先后主导了多次政治事件,在民国舞台上异常活跃。
然而,作为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却很少在北洋政府中露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876年,时年15岁的王士珍就被正定镇台叶志超看重,正式投身到军旅之中。两年之后,王士珍跟随叶志超开始驻守山海关。由于平时表现优异,王士珍被选入了天津武备学堂进行学习,毕业之后回,到山海关成为了一名炮兵教官。
1894年,王士珍奉命前往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日本横加干涉,日本海军不宣而战,丰岛海战爆发。清军在日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王士珍所部,被迫退至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