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毛骨悚然,细思极恐的正史记载?(3)

2025-03-08 14:22  360kuai

尚有几分血气的举子们都如此,那些平日里满口天地民心的"青天大老爷"们呢?经常出入晚明"高官圈子"的传教士利玛窦,就生动记录了明朝官僚的饮宴情景:宴会通常在"宫殿般的船舶"里,桌子上摆满了丰富多彩的菜肴,甚至像"修建一个小型的城堡",桌子上各种金银餐具无比灿烂,热闹的宴会往往要持续一个通宵,甚至还要"沿河泛舟取乐"。这样的宴会一顿要花多少钱?利玛窦也表示不清楚,因为"开支全是由公家支付"。

可也就是在晚明天下承平,大明大小官员享受着"开支全是由公家支付"的奢靡宴会时,离他们不远的西北大地,挣扎在饥荒里的灾民们,以《明季北略》的形容说,每年八九月的时候就吃光了山中的蓬草,而后连树皮也吃光,只能靠吃山上的泥土充饥。这触目惊心的对比,也让接下来燃遍明朝的农民大起义,以及崇祯帝悲戚戚上吊的结局,都变得不奇怪--对民生麻木不仁的王朝,那是给多少机会也救不了。

而比起这明末的乱象来,下面一幕同样发生在"和平年代"--清朝鸦片战争前夜的景象,也在清代《宣宗成皇帝圣训》等典籍里,留下了不忍猝读的记载:清王朝的"黑监狱"。

清朝道光五年,一心要励精图治的道光皇帝得知惊人消息:清王朝许多州县,除了官府的监狱外,竟然还有大大小小的"黑监狱"。仔细一查可不得了,在广东番禺等县,就有大量私设的监狱"班馆",甚至在番禺县衙街面上,竟密密麻麻布满了"班馆"。香山县衙除了有大型私设监狱班馆外,还有更小的"私馆"。而在湖南邵阳县,除了有私设监狱外,还有配套的"卡房",专用审讯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