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粮
袁崇焕被杀时,崇祯公布的理由之一是:"以市米则资盗"。为了把袁崇焕画的大饼咽下去,崇祯取消了所有地区农税的减免,不仅要足额交税,还要灾民们归还前朝拖欠的税款。天启皇帝靠着赈灾和免税苦撑下来的安定局面,在崇祯朝轰然崩塌。民不聊生,流民四起。这些带着无数农民的汗与血的物资钱粮,并没有进到崇祯的口袋,而是流向了袁崇焕手下"武装到牙齿"的关宁铁骑。
国家财政收入的70%,国库存量的50%以上,都握在袁崇焕的手里。崇祯为了显示对爱将的信任,同意银粮不受核,不派监臣,不设上限。面对皇帝的殷切期盼,袁崇焕除了"坚守"宁远之外,还做了些什么?
他选择了开市卖粮。虽然表面上交易的对象是态度暧昧的蒙古,但当时蒙古与后金的暗通曲款已是众所周知,这些粮食经过转手,都成为了后金人的口粮。袁督师用国内带血的民脂民膏,帮自己的敌人们吃饱喝足、捱过天灾,准备下一次对明朝的进犯。与此同时,辽东毛文龙的东江镇,严重缺粮, 士兵们已濒临要饿死的地步。
毛文龙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在大众认知的历史上,似乎只以"被袁崇焕杀了"的形象存在着。我的观点是:想要读懂袁崇焕,必须读懂毛文龙和他的东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