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的讲师和研究员Michael Nielson博士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解释说,"在功能上,它确实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相对而立。但它仍然使用半导体P-N结作为器件的核心(只是反向运行)。"
"热力学上我们可以通过光的发射而不是吸收来产生能量的想法,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绊脚石,但很像太阳能电池。我们在这里最终拥有的是一个热引擎,区别在于将功率转换器从冷端换到热端。"
该研究报告的合著者、副教授Ned Ekins-Daukes解释说,"只要有能量流动,我们就可以实现不同形式之间转换。"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ACS Photonics》杂志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冷辐射阶段,发电能力并不是很大。在温差仅为12.5℃的情况下,该团队设法测量了每平方米2.26毫瓦的热辐射电功率密度峰值,估计辐射效率为1.8%。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我们用热辐射二极管进行的演示功耗相对非常低。真正的挑战之一是检测。但理论上说,这项技术有可能最终产生约为太阳能电池十分之一的能量。"
事实上,当你通过热像仪看到任何发光的物体时,利用这项技术或多或少地都能产生能量。这可能包括从工业废热中获取能量,或者甚至可能创造出利用人体自身热量运行的仿生设备。
该团队表示,这是非常早期的一步,在优化和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人员希望商业世界能够介入,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资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