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域]昆莫收养其民……昆莫乃率其众远徙,中立,不肯朝会匈奴。"
而《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则持另外说法:
"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翕侯抱亡置草中……单于爱养之。及壮,以其父民众与昆莫,使将兵,数有功……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
笔者按,似后说为确。如若乌孙非其先居祁连、敦煌间,则《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失侯进言武帝"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浑邪之地"之事则荒诞无所凭依;且《汉书·西域列传》亦有"始张骞言乌孙本与大月氏共在敦煌间,今乌孙虽强大,可厚赂招,令东居故地"之说相呼应,未有前后纰漏,得自圆其说。余太山先生主编的《西域通史》亦采该说。
概而言之,汉及西域建立正式官方外交关系前,乌孙部族大率由天山东麓及敦煌地区迁徙至准噶尔盆地西缘及伊犁河谷区域,且逐步随汉及匈奴于西域控制权争夺拉锯趋于激烈,乌孙作为该区域较大一股势力渐趋脱离匈奴羁束,受两大势力拉拢资助,势力范围拓展至以伊犁河、七河区域为核心,东至准噶尔盆地西缘,南抵南天山,西达咸海,北接喀尔巴什湖广大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