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聂士成参加了鸭绿江江防之战,仅仅不到3天,有重兵近3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竟全线崩溃,可见清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后来,聂士成接到朝廷命令:守住摩天岭,阻击日军向沈阳的推进。在充分谋划之后,聂士成决定在粮草上发力,他将日军的运输线切断,并将进攻摩天岭的日军包围。不过,清军大多畏惧日军,怯战。随后,不远处的一个重要据点连山关很快又落入敌手。
面对严峻的形势,聂士成最后只能利用摩天岭的地形和纵深性,从地形上思考如何防守以及合理的构筑炮兵阵地。除此之外,聂士成还运用了人民战争的方式,动员了当地老百姓在阵地附近的山林里摇旗呐喊虚张声势,造成我方人数众多的假象。
日军进攻之后,合理的炮兵布局成为了日军的噩梦,开阔地之下,日军的冲锋为了活生生的炮靶子。由于日军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撤退回据点之后,时值11月冬季,一天当晚,摩天岭大雪纷飞,日军认为清军不会在这种恶劣天气下发动进攻。不料,聂士成却靠着这种恶劣气候环境的掩护,主动向日军发起进攻。
聂士成主动攻击这一"冒进"做法,日本人想都不敢想。在日本毫无准备的前提之下,聂士成率领手下的骑兵冲锋陷阵攻击日本连山关大本营,斩杀了日军负责连山关军事行动的指挥官富冈山造。之后,聂士成乘胜追击,收复草河口。此后,聂士成利用气候地形,不断用兵与日军打游击战,而摩天岭则成为了清军甲午战争中陆战坚不可摧的据点,直到战争结束,日军也没能再越过聂士成驻守的防线(摩天岭)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