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为什么有的称呼自己为大臣,有的称呼自己为奴才

2024-02-02 12:22     360kuai

满清入关前,是原始的奴隶主政权,人身依附关系盛行。如果满人没有入旗,可以被杀也没人管,也不可能获得生活资料。整个东北的所有的资源都被掌握在八旗旗主手里,满清大汗对所有的旗人拥有生杀大权。

后来满清为了入关,人口不够,兵源不足,又设置了蒙八旗,汉八旗,一共24旗,一旗出兵规模约7500人,这是满清入关时的总兵力。

满清入主中原后,人口规模突然上升了很多,社会制度也存在原始奴隶社会与封建专制帝制并存的情况,明朝的官制也基本不动被保留了下来。原三省六部的官职,满清不得不用汉人。为了区别内外,原八旗的人,认旗主,自称奴才。没入八旗的,只能自称臣。乾隆时有个汉官写奏章,自称奴才,还被乾隆狠狠的批评了。

在满清,奴才是比臣要高贵的称谓。整个封建社会,男人们之间向皇帝争宠邀功,到了清朝,已全无人格了。

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清朝在雍正以前,一般满蒙旗人称奴才,奴才是和帝王亲近的象征,旗人对汉臣自然高人一等。在当时汉八旗也算旗人。旗人是满、汉的划分和界定。

而到了雍正朝,胤禛玩起了个性,不喜欢臣子们称奴才,也就对满汉没有过分区分,也就让旗人有些不高兴。

到了乾隆朝,奴才与大臣才做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满臣,公事折奏,颁行诏命要求称臣,请安、谢恩、私情才称奴才。

对于汉臣,公事、私事一概称臣。

对于武臣无论满汉都是八旗兵,所以无论公私之事,一律自称奴才。不过满人被除籍的就不能称奴才。在大清朝奴才就是地位的提升,也是邀宠的途径。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