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为何连杀三帝?为何不自己当皇帝?其实人们根本不懂宇文护

2024-01-10 07:02     360kuai

"皇帝杀手"宇文护,先后杀害了西魏末帝拓跋廓、北周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其中宇文觉和宇文毓还是他的堂弟。按正常逻辑,宇文护该摊开双手,"一脸委屈"地对大臣们说:都是你们逼我当皇帝,好吧,我只好代你们受罪了。

可真实的版本却是,宇文护不光没当上皇帝,还被自己扶立的第三个堂弟周武帝宇文邕,亲手杀害了。

宇文护为何不自立为帝?难道实力不够?还真不是,按宇文护当时的权势,他要想坐龙椅,还真没人能挡得住!那么,他为何那么客气呢?又是怎么被侄子"温柔一口"了呢?

其实我们只看到了宇文护连弑三君的恶相,没看清他"周公"的情怀!

宇文护出生于北魏门阀家族,其家族是鲜卑宇文部的首领,世居北魏六镇之一的武川镇,他的叔叔就是大名鼎鼎的宇文泰。

宇文泰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大不可磨灭的印记,一是创立了以八柱国为首的府兵制,进而让西魏进入了门阀士族时代,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二是迎立北魏孝武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他和权臣高欢,分控东西两个政权。

后来高欢的儿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而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则取代西魏,建立了北周。推动北周建立的操盘手,就是宇文护。

宇文护其实只比叔叔宇文泰小六岁,其父宇文灏,当年在南河之战中,为了救父亲宇文耾不幸遇难。

让人意外的是,宇文护在史书上第一次亮相就充满溢美之辞,说他从小就品行端正,有大志向,有大气度,而且为人宽厚,属于那种不怒而威的天生领袖,跟屠夫的形象完全不沾边:

幼方正有志度,特为德皇帝所爱,异于诸兄......太祖诸子并幼,遂委护以家务,内外不严而肃。太祖尝叹曰:"此儿志度类我。"......护性甚宽和。

宇文泰的偏爱,让宇文护得到常年追随叔叔身边的机会。当然,宇文护的地位,也因宇文泰的刻意关照而突飞猛进。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逝,临终前他把军政大权交给了宇文护:

"吾形容若此,必是不济。诸子幼小,寇贼未宁。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勉力以成吾志。"

请注意,宇文泰的临终遗言很重要,他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我的儿子们太小了,没能力处理眼下的形势;其二,我把国家大权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完成我的心愿。

这里面绝没有后人理解的:"我儿子接班,你给我儿子保驾护航。"宇文泰的儿子们是什么状况呢?其庶长子宇文毓时年22岁,嫡子宇文觉时年14岁。其实按古人的惯例,无论宇文毓还是宇文觉,都不算年幼了,那么宇文泰为何要把大权交给侄子呢?

西魏八柱国虽然是宇文泰创建,不过这八大家族,以及背后的十二将军家族群,对政治的影响很复杂,宇文二代想延续宇文泰的地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假如宇文泰已经完成改朝换代,由儿子接班,侄子辅佐,是个不错的选择。问题是此时宇文家族还是臣,要想取代拓跋氏,宇文二代太弱的话,那是不可想象的事。对宇文泰来说,家族是根基,在儿子接班,与家族地位之间,他只能选择先保住家族地位。

当然,如果侄子能保自己的儿子更好,但是这也容易引起动荡。与其强逼宇文护这么做,莫不如由他自己选择,反正大权都在他手上,挡也挡不住。

所以,按照宇文泰的遗嘱,宇文护可以名正言顺地自己接班。但宇文护没这么做,他让宇文觉继任太师、大冢宰,自己以柱国身份辅政。

第二年,宇文护派人劝魏恭帝拓跋廓:自觉点禅位吧,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拓跋廓连抗议的话都不敢说,老老实实宣布禅位,西魏灭亡,宇文觉登基称帝,北周建立。宇文护被封晋国公、大司马,军政大权一把抓。

刚刚改朝换代,宇文泰担心的事发生了,赵贵、独孤信等门阀大族,不甘心当绿叶,他们联合乙弗凤、张光洛、贺拔提、元进等人,一起反对宇文护。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就想了一个阴招:怂恿闵帝宇文觉对宇文泰下手。

宇文觉是个嫩鸡仔,他根本看不懂门阀集团对皇权的危害,眼睛光是盯在了宇文护权力太大,他自己就是傀儡这个现实上,决定对堂兄下手。

宇文护耳目多,很快得知详情,他声泪俱下地对宇文觉说了一段话,表达了四层意思:一,人关系最亲密的就是血缘之亲,连兄弟之情都不信,你还能相信谁?二,我既然接受了太祖(宇文泰)的遗命,就是以辅佐你为己任;三,你如果除掉我让奸臣得逞,恐怕你的江山社稷不保;四,我位居宰辅,难道还有什么其它奢望?请您明察,不要受坏人挑拨。

宇文护伤心得哭了很长时间,只可惜他的眼泪没能改变宇文觉夺权的野心。不久,宇文觉策划了一场"鸿门宴",准备干掉宇文护。当然,老谋深算的宇文护早就得到消息。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宇文护一怒之下,将参与者全部处死,并废掉了宇文觉,改立宇文毓为帝。一个多月后,宇文觉在幽禁地被弑杀。

宇文毓即位后,一改文弱形象,摆出一副大有为之君的模样,一心想推进改革。当然,这不可避免地与宇文护发生了冲突。在宇文毓即位两年后,宇文护出人意料地打了一份报告:请求归政于皇帝。

宇文毓也不客气,顺势接过朝政大权。当然,军事大权还在宇文护手上。

如果头脑稍微清醒一点,宇文毓就应该懂得一个道理:没有军权的皇帝,连跛脚鸭都不如,宇文护只要动动手指头,自己跟宇文觉一个下场。他更应该清楚,宇文护让出朝政大权的用意。

那么,宇文护的用意何在?一方面,宇文毓锋芒毕露,他不得不做出退让的姿态,让皇帝有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如果不行自己再后发制人;另一方面,宇文护也不想跟皇权对立,已经干掉两位皇帝了,舆论对他已经极为不利。

所以,宇文毓这个举动事实上把自己逼到了墙角,他要想坐稳龙椅,恐怕只有两条路:一是获得宇文护的真心支持;二是获得比宇文护更强大的势力支持。

事实上,宇文毓根本做不到,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就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儒生,做做学问,玩玩风雅很在行,治国嘛,呵呵。

不过,宇文毓不同于宇文觉,像他这种儒生声望很高,不能硬搞。于是,宇文护只好请御厨李安帮忙,在宇文毓的御膳里加了点料,让他位列仙班。

宇文毓驾崩后,宇文护又拥立了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即周武帝。这位才17岁的宇文邕就很聪明,他登基后拿堂兄当爹敬畏,心甘情愿当傀儡。

事实证明,那些能当得了孙子的人,你千万要留意,他们要是反击,基本上不会给你留反应的机会,比如宇文邕。

宇文邕趴窝一趴就是十二年,以至于宇文护失去了基本的警觉性,连亲信被挖了墙角都不知道。

有一天,宇文邕对刚刚回朝的宇文护说:大哥啊,有件事得劳您大驾,太后年事已高,偏偏喜欢整天搂酒坛子,喝多了还耍酒疯,谁劝也不好使。

宇文护想也没想,家里的事嘛,责无旁贷,他立刻跟着宇文邕入宫。宇文邕又递给他一篇文章:大哥,这是《酒诰》,您就拿上面的金句读给她听就行。宇文护一想,很周全,自己学问不行,如此甚好。

见了太后,宇文护认认真真地读《酒诰》,估计眼花,注意力都放在字上了,完全没注意到宇文邕已经悄悄地绕到了他的身后。就在刹那间,宇文护脑后一阵风,他重重地摔倒在地,身后宇文邕手执笏板,一脸狰狞。

朦胧之中,宇文护看见太监何泉,在宇文邕的命令下,哆哆嗦嗦地举起刀,在他身上砍了几下,却始终砍不到要害。帷幕后面,他一直引为亲信的宇文直冲出来,夺过何泉的刀,深深扎进他的身体!

一代权臣宇文护,就这样画上了生命的句号,终年59岁。

从宇文护的一生来看,过去我们把他当作弑君谋位的奸臣,实在是没读懂宇文护。其实宇文护只有一个心思:不辜负叔叔的期望,为了宇文家族的利益,一心当周公!

杀宇文觉和宇文毓,宇文护都存在被逼无奈的成分。事实上,如果北周政权落在那二位手上,估计早就被门阀集团的圆桌会议"选"下台了。宇文护连弑三君也不自立,也表明他从来没有这个野心。

只是宇文护忘了两个基本道理,让他不光死得惨,还留下了臭名:

对皇权来说,他跟那些门阀集团一样,是皇权的对手,而且他是伤害皇权的"现实凶手",所以,他必须被除掉。这就是无论是宇文觉,还是宇文毓、宇文邕都要跟他作对的原因。

另外,宇文护没机会像我们这样,可以通读中国历史,自古以来,凡是自诩为周公的权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因为皇权最恨周公,其它的政治势力也不喜欢周公,连周公本人,都差点遭到周成王的清算!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