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爹一样,多尔衮此举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民间大多数百姓不愿意剃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损毁。在朝中也引起了大臣的一众反对,对多尔衮上书中多次引用应该以礼乐制度治理天下。多尔衮并没有听从却表示不愿意剃头的也不必勉强。主要是目前南京尚未平定,局势不稳,若是引起反叛就得不偿失了。
不久之后,前方传来捷报,江南已经平定。多尔衮不再听从大臣的劝谏,于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正式向全国发布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与剃发令同时发布的还有易服令。
自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周代礼乐制度的颁布,衣冠不再仅仅是遮羞的一块布而更多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道德规范的重要内涵,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现。对于清朝此举,无疑就是对中国汉族文化的一种叫嚣,目的就是让汉民族服从满族的统治,消磨汉民族的反抗意识,伤害汉民族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