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董卓的"年老体弱",二十出头的孙策,在投掷手戟时,便有如神助了。按《三国志·孙策传》记载:江东豪族严白虎的弟弟严舆,便是孙策用手戟隔着老远给"插"死的。可见孙策之神勇,史书所言不虚。
后来有一天,孙策碰上了个"对家",后者同样带有手戟,孙策与之大战,两人双双扯掉对方的兵刃,然后肉搏相争。一战过后,两人不打不相识,孙策还成功收服了这个"对头"。没错,这里说的就是"小霸王酣战太史慈"。
除了太史慈、孙策、董太师之外,刘备也随身携带着手戟。按《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记载:长坂坡大战以后,有人说赵云已经反叛,刘备大怒,将手戟扔向那说话之人,口称"子龙绝不会弃我而去!"
说到这,便能看出手戟在当时的一种地位了。可以说,三国时代最流行、最趁手的兵器,就是手戟。而演义中的方天画戟,便是脱胎于此。毕竟,三国时代第一猛将,自然要用第一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