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大国空运新时代-王世纯(5)

2022-04-17 12:00     观察者网

尽管我们暂时没有展示这种能力的意愿和地缘需求,但随着解放军展示了任务拓展能力,最先警戒起来的就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现在身处俄乌风暴中心的欧洲国家。美国和欧洲不少主流媒体干脆直接宣称,这是"中国空军在欧洲进行的武力展示",将调门定的很高。虽然西方媒体在这件事情上保守了基本的政治节操--尽量不讲俄乌冲突与解放军的强大空运能力联系到一起,但没话找话的"美联社"等主流媒体,最后愣是将此次空域与"巴尔干局势"联系起来,声称我们的武器"能颠覆巴尔干半岛脆弱的军事平衡"云云,让人梦回南联盟末期那充满苦难与战火的岁月。

当然,我们国家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我们的导弹不是来打破地区均势而是来维护地区和平的。对于在俄乌冲突带来的大站队中处于夹缝中的塞尔维亚人来讲,尽管我们的态度始终如一的保持中立,但强大的运输机队会让塞族人更有底气的迎接未来席卷欧洲的狂风骤雨。廿三年已过,我们的黑色运输机取代了非法轰炸南联盟的北约黑色轰炸机回到了贝尔格莱德,为经历过苦难的塞族人送去了先进的防空系统,告慰了大使馆的烈士们,令人唏嘘。

当然,军事斗争准备仍在继续,我们战略运输机队的大量增加,最终还是要着眼于当下斗争形势的变化。对于人民空军而言,持续扩张的战略运输能力,首先服务于本国空军,帮助我国空军熟悉大型运输机队战术战法。我国在运输机队规模上长期是与空军体量,乃至空降军体量不相等的。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才几乎同步搞定运-7和运-8两型运输机的定型和量产,且采购数量不多。到80年代末,部队认为,部队掌握的运输机力量不足以维持空运人员物资和配合空降作战,单就后者而言,为应付边境局部冲突,要保障一个加强空降旅的行动所需中型、小型运输机需要450到500架。然而,在1990年,即便依托民航力量,我军当时的运输机部队的规模也被限制在3个团。直到1991年年末,在中央军委又批准购买了7架伊尔-76运输机共10架的情况下,我军才用伊尔-76和运-7、运-8部队,凑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运输机团。随后在2010年前后,依靠从俄罗斯和乌克兰引进的翻修版伊尔-76和伊尔-78,解放军才组建的第二个大型运输机的混编团。

图源:中国军事图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