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唐朝中央军不足8万人,为何安禄山能有15万大军!(2)

2025-04-03 07:42  360kuai

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代替,募兵制的特点正好和府兵制相悖:"内轻外重",也就是说中央军的比例远远不及地方军。到了唐玄宗时期,宰相张说建议实行募兵制,募集士兵来补充府兵的缺失,以护卫京师,在一开始成为长从宿卫,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彍骑。当时的彍骑有十二万,算是中央军的兵力。

而唐玄宗不久就设立了十大方镇,由节度使坐镇,统兵495000人,目的是震慑四夷。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那就是节度使拥兵自重,节度使最开始的权力还不是很大,只是拥有兵权,但到了后来,逐渐就成了地方老大,所有的事情都说了算,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世袭的制度,皇帝能干涉的事情很少,与大唐隐隐有了对抗的意思。

而且为了便于联系和管理,常常一人担任好几个节度使,比如唐玄宗的养子王忠嗣曾任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统兵达到了267700人,可以说是统兵最多的节度使。再就是后来的安禄山,成为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统兵达到了183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