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何要实行“闭关锁国”?并不是愚昧,而是另有原因

2024-04-11 07:42     360kuai
大家好,我们的思淼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乾隆年间,清朝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下广州允许与外界通商,这就是"一口通商"政策。 该政策被视为闭关锁国的起点,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时代的元凶之一。有的人认为"闭关锁国"是愚昧落后的象征,清廷自视甚高、傲慢无知,把自己置身于世界发展之外。 乾隆皇帝真的是出于无知和愚昧,想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吗? 倘若我们仅以乾隆皇帝的无知与愚蠢来定义这个败笔政策,未免就太过简单和肤浅,而是应该结合乾隆朝闭之时代背景和其政治目的,来分析和了解一下现闭关锁国之前因后果,进而探讨它的不良影响。

在研究乾隆朝闭关锁国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闭关锁国这个政策之起源。 实际上,闭关锁国这是一个抽象概念,所谓的"闭"与"锁"都是相对的,但要是以乾隆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标准衡量的话,元末就开始推行了,而进一步发扬者乃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这一政策一直贯穿大明王朝之统治。 有朋友会反驳,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多么伟大之壮举,怎么能说是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确实是走出国门,但是这完全是官方行为,并且绝不是为了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交易而为之,因此不得称之为开放。 有的朋友还会说"隆庆开关",这确实是一次开放行为,但仅福建月港一个小港口,各项规定也是十分谨慎,而且隆庆开关也给大明王朝带来了一定灾难。总而言之,闭关锁国绝不是乾隆皇帝始创,也就是说,闭关锁国是我国封建历史的一个长期问题。

我们将时间拉回大清王朝,大清王朝的建立初期由于东南沿海尚存威胁,因此实施海禁,也就是闭关锁国政策,但随着康熙皇帝解决了东南最大岛屿问题之后,海禁也相对放松。 再加之,康熙皇帝本人比较开明,对于西方科学较有兴趣,所以康熙朝时期是比较开放的。但是在雍正朝初期,发生了一次传教士教会冲突事件,这次冲突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系,实际上就是西方相对开放的思想,是对传统封建思想存在冲击,这是统治阶级最为担心的,因此传教士遭到驱逐。 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固化人民思想乃重大要务,大清王朝尤甚之。本来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就使得大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合法性屡造非议,因此全国各地以此为旗号的反动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大清王朝统治者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大清王朝的帝王们,尤其是前几代帝王,各个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终于在乾隆时期将王朝之统治推向了顶峰。但是,强盛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因人口迅速增长,人民温饱得不到保障为社会矛盾之首。矛盾向来是滋生不安定的最肥沃土壤,盛世之下的反清势力又有所抬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