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呢?据了解,古代的皇帝吃饭得遵守一个规矩,"吃菜不许过三匙",也就是说无论宫廷里上了什么菜,皇帝本人顶多就吃个一两口,吃过三口的菜就要立马撤走。哪怕宫里的菜色再多,也只准每道菜吃一两口,那真的是够折磨人的了。这样对皇帝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当然也不是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规矩,但不可否认的是,皇帝用膳后的剩饭剩菜是很多的,处理皇帝的剩饭剩菜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
美味的饭菜都是皇帝一个人在吃,其他人只好在旁边侍奉,有时候皇帝一高兴会将这些膳食赏赐给大臣、嫔妃、皇子以及太监们。接受御赐的人在皇帝尚未赐座之前得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把它给吃完,没有将皇帝所赐的膳食吃干净是很有可能掉脑袋的,不仅如此,原则上你还得表现出"滋味好吃极了"的样子。
当然,像御赐膳食这种还是少数,一般情况下,皇帝用膳完了以后,宫里边都会用御膳的名义将皇帝吃剩下的这些剩饭剩菜拿到宫外去卖。这种风气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极为盛行,百姓们会认为但凡是皇帝吃过的东西,必然沾染着皇气,以前的人还是比较迷信的,毕竟是皇帝吃过的饭菜,说明里边沾染有皇帝的口水,那就不是一般的口水了,而是"龙涎",吃了这些莫说高中状元,考个进士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平民百姓对这些剩饭剩菜是有一定痴迷程度的,然而真实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你以为自己吃了皇上吃的剩饭剩菜就沾染了皇气,谁知道在宫里,皇帝的这些剩饭剩菜早被小太监给吃了一遍又一遍了,哪里只有皇帝的口水,还有阉人的口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