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郭威在外地,刘承祐为了获知郭威起兵后,将郭威在京的家人全部杀死,这其中包括郭威的儿子和柴荣的儿子,这就造成了郭威无子的局面,因此郭威建立后周政权之后,只能立柴荣为太子.
而柴荣死了三个儿子之后,年纪最大的就是953年出生的柴宗训。柴宗训后面还有三个弟弟,分别是: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959年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成为后周的小皇帝,他的三个弟弟就更小了。
主少国疑,朝中想夺权的有的是,最终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而柴宗训被封为郑王,迁往房州生活,973年,21岁的柴宗训在房州去世,而他的三个弟弟中的柴熙谨早在964年去世,死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十岁,至于柴熙让和柴熙悔,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两人"不知其所终"。
这是正史的记载,正史之外,还有关于这三人的记载,比如柴道琳在《后周曹王柴熙让后代居洪洞》中记载,曹王柴熙让一直住在河北省沧州,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后,柴熙让的后代移居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柴家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