❸金融普通人
晚上,忙完手头工作,唐亮的同事们会在办公区一角和家人视频,女同事总会抹眼泪,她们当中,孩子最小的才四岁。唐亮也会和11岁的女儿视频,女儿不停地问,爸爸我很想你,你什么时候回家?唐亮总说,快了,快了。
3月27日晚发布的公告中称,浦东预计于4月1日5时解封。但疫情发展迅速,浦东没能如期解封。这意味着,唐亮和王方文们困守公司的日子还要继续。
在唐镇,由于所有时间都泡在公司,王方文已经分不清上下班时间。早上6点,天微亮,他就起床了,因为唐镇工业园区通知上午要进行核酸检测,所以大约6点半就得排队等候。做完核酸,不到9点他就要去办公室干活,直到晚上10点半,仍未下班。
夜晚漫长,想家的情绪更被放大。透过办公室的玻璃幕墙,黄浦江边的路灯整夜不歇。
4月1日晚上,陆家嘴金融中心
大多数公司一开始封闭时,因为实在匆忙,保障未能充分跟上,女员工生理期缺少卫生用品,不少金融人有职业胃病,园区内常用药品不足,医务室的医生也被隔离在家了。王方文的同事害怕自己得病,想买连花清瘟胶囊,可快递全都停运了。
即便不少金融机构办公条件较为优越,但和住在家里相比,总是有诸多不便。一些办公楼里没有浴室,被封闭在内的员工就用盆接水洗漱,茶水间放了电煮锅,堆了很多泡面和速冻水饺。水果是奢侈品。3月31日,在公司封闭的第9天,一个95后女孩儿说,她上一次吃水果是昨天中午,盒饭里配了一个橙子,之后又没有了。
对于值守员工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些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经济补贴,一天数千元不等。但比起补贴,他们更希望能回到家里,陪在家人身边。有同事告诉唐亮,自己不要钱,只希望晚上能回家,因为孩子特别需要人照顾。唐亮考虑再三,在值班名单上划去了两位同事的名字。"很复杂的情绪,特别的理解,又特别的心酸。"但是,他又强调,"如果一岗不来,两岗不来,三岗不来,到后来这个板块就会出现重大的风险。"
王方文的公司没有补贴,谈到为什么要去封闭时,王方文很坦诚,"为了不丢工作"。他说,外界对"金融从业者"有太多光鲜亮丽的想象,好像经手的都是几十亿的大项目,可说到底,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身边的同事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和这座城市的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这些金融从业者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时,只想捍卫自己最普通却又最可贵的小生活。陆家嘴金融广场的玉兰花开了,有只猫蜷在树下懒懒的,一个女孩儿下楼做核酸时特意走过去,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感受"这难得的几分钟的春天"。
3月30日,陆家嘴金融广场的玉兰花开了
更多居家办公的金融人,和其他邻居们一样,早上5点刚过,就守在小区的抢购群,准备抢菜。一位债券交易员说,平台上的商品一经开售,常常"秒没"。
封控仍将持续,但生活开始慢慢恢复得有序。王方文的公司给他们送来了十几箱连花清瘟胶囊,每人分到五盒,那位焦虑的同事眉头一下子舒展了,"有这个我就不担心了,还能坚持坚持",与此同时,女性用品也到位了。
疫情当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海这座城市慢了下来。浦东新区下辖的12个街道、24个镇,共计910个居委会、365个村委会,从3月28日起进入了封闭式管理,13条越江隧道、4座越江大桥、420条抵达浦东各个角落的公交线路,都停了下来,"保持相对静止"。然而,在每一个网格内,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还在以某种方式运转着,他们都期待着阴霾散去的那天。
我们问这些金融从业者,"等到封控结束,疫情消退,你最想做什么?"
他们的语气突然变得轻盈--有人期待和同事重聚,"我们办公室的氛围很好,跟大家一起工作的感觉很幸福";有人想陪女朋友去迪士尼,"去见玲娜贝儿";上海植物园的郁金香和白玉兰都开了,"想和朋友去逛公园";有人想去西藏徒步,4月正值林芝桃花季,在雪域江南,看树高花繁,醉霞绯云,"丹霞萦雪谷,粉雾弥麦田",那一定很美吧。
唐亮想带着团队去旅游一次,这段难得的经历里,同事们在工作关系之外,又多了些珍贵的战友情谊。
王方文笑了,"我想去找女孩约会,时光太短暂。"他还憧憬着去海边,"我是潜水员,可已经好久没摸过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