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下不少修仙小说中,不但修道修佛可以成仙,修儒也可以成仙。这中说法其实古已有之!无论是在《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提倡三教。三教的观念在具体的地方有不同,不过总体来说即儒释道三教。孙悟空告诉车迟国王说:"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这里的养育人才,其实就是入世济民的儒家。也就是说,在西游世界中,儒家的那些大名士虽没有修道,也没有修佛,但同样可以长生,他们得道之后,被称为神圣,或者说圣人。
比如我们常说的孔圣人,还有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他们都是道佛之外的得道者,得道的根底多是在儒家。我们再看诸葛亮。诸葛亮没有封神。只因,需要成为道教或者佛教中人,才能被封神。比如说,关羽,那是先成为张天师麾下护法神将,成为崇宁真君,后来才有资格成为关圣帝君,伏魔大帝。关羽又受了普净和尚法戒,方才入了佛门,成为佛门护法伽蓝。
可是,诸葛亮乃是彻头彻尾,百分百的儒家士大夫。除了在《三国演义》中,说他曾披发仗剑作法,俨然妖道模样,在正史中,诸葛亮一直和道佛无关。
他就是一个正统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大夫。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诸葛亮一直都是这么一个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这和道家超然物外,和佛家四大皆空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故此,诸葛亮不能成仙,也不能成佛,他注定了只能成圣。
此前我们也曾经提到,古代各种建筑功用各有不同:庙是用来祭拜神仙的,祠是用来祭拜祖先和圣贤的。其实,当时也好,后世也罢,严格来说,祭祀诸葛亮的,都是祠而不是庙。比如大家百度"诸葛庙",就会发现是杜甫写的一首诗,里面第一句道: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可见,杜甫去的其实不是诸葛庙,而是武侯祠。庙只是后世百姓的俗称。
因此,我们说诸葛亮虽然没有成神,但人家已经成圣。古语有云:"神于天,圣于地。"神仙一般来说,都高高在上,住在天庭。圣人则与百姓同甘共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活在大地之上。就如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一样,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不过,都让人尊敬。